“經過慎重考慮,放棄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設立電池工廠的計劃。”近日,特斯拉電池供應商——日本松下公司宣布了這一消息。而這并非個案。
1月,韓國LG“無限擱置”了與通用合作在美建設電池工廠的計劃;7月,中國臺灣的臺積電宣布因為缺乏熟練工人,把在美投產時間推遲到2025年;10月,日本本田宣布退出與通用合作生產廉價電動汽車的計劃,福特推遲了與韓國SK On合資公司在肯塔基州的電池生產……今年以來,一批國際知名企業紛紛放棄或推遲在美建廠計劃。在美政府出臺一系列激勵措施和補貼政策、吸引企業投資建廠的背景下,為什么它們給出相反的“市場答案”?
對于企業來說,在一個地方投資建廠,要考慮成本效益,考慮當地市場和宏觀大環境,還要看當地的產業配套、要素配置等,是經過綜合研判后的慎重決策。
先看投產成本。根據松下的說法,目前在堪薩斯州在建工廠的成本高于預期,很難在俄克拉何馬州再建一家。本田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也坦言,成本是公司放棄在美建廠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成本難”的背后,反映了美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現狀。相關專家指出,美國在電池原材料開采和加工方面依賴進口,加上能源、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高,都推高了企業投資支出。而臺積電因為當地缺乏熟練勞動力,機器安裝都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美國制造業的勞動力缺乏和空心化困境。
事實上,為解決制造業空心化難題,幾屆美國政府都把“再工業化”作為施政重點,希望把就業帶回美國。本屆政府更是推出一系列補貼和稅收減免政策。然而有分析指出,美國成本居于劣勢、產業政策缺乏連貫性、經濟結構過度向金融業傾斜等,都加大了重振制造業的難度。
再看投資收益。想要得到豐厚回報,企業當然希望有一個強大的消費市場。然而今年10月,松下宣稱北美對高端電動汽車的需求正在放緩,并把生產汽車電池的能源部門本財年利潤預期下調了15%。此外,美國的配套基礎設施也給消費者潑了一盆冷水。據市場調查機構J.D.Power的報告,美國公共充電樁有不少存在故障,2022年美國電動汽車車主充電失敗率達1/5。續航里程低、電價高昂、電網不穩定……都讓美國消費者叫苦不迭,也難怪第三季度電動汽車在美國汽車市場僅占7.9%。
更重要的是,對企業而言,把錢投下去,希望有個穩定、有利于長期發展的宏觀經濟和營商大環境。據美媒報道,韓國LG和通用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部分原因就是LG高管對美國宏觀經濟前景感到擔憂。近日,美聯儲把美國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0.1個百分點至1.4%。相關專家對《國際銳評》表示,美國債務負擔創新高、通脹仍處高位、制造業頻繁罷工,都使企業對美國的營商環境心存擔憂。而美國貨幣政策急轉彎、突發性政治事件等種種不確定性,更是讓企業望而卻步。
不光如此,美國還把經濟議題政治化,在相關政策中加入種種“護欄”條款,打擊了企業信心和積極性。例如《芯片與科學法案》規定相關企業在赴美建廠時須作出排他性選擇;《通脹削減法案》新規規定,2024年起在美生產的電動汽車不能包含中國等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這無疑給企業增加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坎。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占全球市場一半以上、在部分電池材料方面的供應可滿足90%的需求,跟中國“脫鉤斷鏈”談何容易?全美幾千家汽車經銷商近日聯名致信,呼吁政府叫停“激進”的電動車發展計劃。
更讓美國普通民眾擔心的是,強行把產業“拉回”美國,不只增加了消費者成本,還可能因為巨額支出助推了通脹。美媒報道說,在這個圣誕節,禮物價格持續上漲,超過1/3的美國人決定放棄贈送禮物、42%的小企業主稱無力支付正常的圣誕獎金。在這一連串的反應中,市場作出了怎樣的選擇?答案不言自明。(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