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皚皚的冰雪帶來了發展,也點亮了夢想,這些背后還有一群為祖國邊境安全默默奉獻的人。接下來,我們去認識一下冰雪中的護邊員。北塔山是新疆東北部的界山,也是新疆北部連接阿爾泰山的唯一通道。為了戍守這片領土,70年來,幾代兵團人堅守巡邊,與風共舞,踏冰臥雪,用信念、意志和忠誠,守護著萬家燈火、一方平安。
北塔山牧場始建于1952年,北鄰阿爾泰山,東南與哈浦提克山相接,最高海拔3287米,負責巡邏的邊境線近70公里。牧場所有的執勤點都位于兩山之間的風口地帶,一年中無論冬夏都是風雪常在。
我們來到北塔山下第一個執勤點的時候,護邊隊員們正準備出發,因為連續幾天的大雪剛停,上山的道路被風吹雪堵塞,大家除了準備汽車外,還帶上了馬匹。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騎兵連連長 高瑋:現在的天氣大概有零下30多攝氏度,我們在平時巡邏的過程中,不能長時間用我們的馬匹。因為它長時間騎行出汗以后很容易生病和感冒,所以我們專門改裝了這么一輛車,在我們實在路況不通必須使用馬巡的時候,我們才改成馬巡。
護邊員告訴記者,在天氣好、道路通暢的情況下,車巡一趟需要4個小時左右,而惡劣天氣下,巡邊的時間和難度都會大大增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武裝部部長 李金福:如果遇到大風、風雪惡劣天氣,我們采取人馬結合的方式巡。這種情況下,我們巡到全線的時間是10個小時左右,如果遇到我們馬也過不去的時候,特別是風雪惡劣天氣,我們采取人巡的方式,翻山越嶺。
風雪天氣巡線時,護邊員還會開上鏟車、推雪機,一旦道路被積雪堵住,就要邊清邊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護邊員 賽里哈孜·馬?。哼@個路前兩天推過了。風大,今天又下雪刮風,又堵住了,堵了30多公里。
由于風雪太大,道路沒辦法在短時間內疏通,大家決定找個相對平坦的地方把馬卸下來,騎馬巡完接下來的路。
從山下的第一個執勤點到山上最后一個執勤點,越往上走積雪越厚,一些執勤點完全被雪埋住。
總臺記者 崔寧:你看這個雪有多厚,這個房屋的高度大約是四米五,現在整個這個積雪的厚度已經跟這個屋頂齊平了,整個房子都被雪埋起來了。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護邊員木哈麥提別克·馬選提汗:這個房子之前在這兒住人,后來就風雪太大住不了人了,要等后來這些雪清理完了以后才能人進來。我們平時在這兒騎馬巡邊的時候再來看一看,邊境上就是有人在才安全。
每天都來看,每個地方都要看,一代人接著一代人戍邊巡線。目前,這批北塔山牧場的護邊員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到40%。今年24歲的別日葉克是這次來巡邊的隊伍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大學畢業后,學獸醫專業的她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當一名待遇不錯的寵物醫生,但她卻選擇回到家鄉北塔山牧場,成了一名護邊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護邊員別日葉克·哈拉瓦:因為我們祖祖輩輩全都在這,我現在走的是我爺爺、我爸爸他們走過的路。我覺得不辛苦,也不會那么容易放棄。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風雪越大,陽光變得昏黃,雪原一片蒼茫,無論是人還是馬,每一步都異常艱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護邊員 木哈麥提別克·馬選提汗:好多就是有石頭的、有坑的,根本就看不到路??床坏铰返臅r候,我們牽著馬走。我們吃的都帶上,喂馬的野草、干糧什么的,喝的水,水也是凍掉了,冷的時候,找個地方避避風。
記者離開北塔山牧場的時候,巡邊隊員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巡邊。70公里不長,卻印滿了他們無怨無悔的身影,在北塔山上,年復一年,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國土,用歲月考驗不變的忠誠,一代又一代的護邊員,守護著界碑,守護著祖國的邊防。(總臺記者 崔寧 王臻 曹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