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平津戰役紀念館。他強調對中國革命戰爭史要學而時習之,珍惜來之不易的紅色江山,發揚革命傳統,增強斗爭精神,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最后一役,也是關鍵一役。讓我們一起探尋這場偉大的勝利是如何鑄就的?
北京、天津,這兩座雄踞華北的城市,在70多年前共同經歷了一場著名的戰役。
1948年11月29日,在遼沈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勝利發展之際,為了將國民黨傅作義集團的主力部隊牽制在華北就地殲滅,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百萬余人,聯合發動了“平津戰役”。
此時,我軍在解放戰爭各個方向上都取得了輝煌戰果。特別是在遼沈戰役勝利后,解放軍總兵力已達300萬,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已超過對手。
△平津戰役紀念館。(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既是兵力火力之戰,更是民心向背之爭
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同國民黨的大決戰,既是兵力火力之戰,更是民心向背之爭。
大清河是河北安新縣通往天津楊柳青的水上通道,也是軍需物資運往天津前線的要道。平津戰役期間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封凍,冀中區組織了4萬多人的破冰隊,頂風冒雪,晝夜不停,硬是用木榔頭、凌槍等簡單工具將長達130多公里的冰河砸開,使大清河水上運輸暢通無阻,保證了部隊的糧彈急需。
△冀中人民在大清河上破冰運輸用的木榔頭。(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平津戰役中還有一支著名的“萬人擔架團”。這是中共遵化縣委動員各方面力量,組成的9500多人的擔架團。他們冒著嚴寒、頂著炮火,舍生忘死,及時搶救和轉運了大批傷員,運糧修路、打掃戰場,有力地支援了平津戰役。
習近平總書記說:“遼沈戰役勝利是東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來的,淮海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
平津戰役期間,共投入支前民工150多萬人,比參戰兵力多出50多萬人,相當于3名民工支援2名戰士。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成為百萬大軍的堅強后盾,彰顯了人民戰爭的偉大力量。
畫出最大同心圓
為保護北平、天津,使兩座城市免遭戰火破壞,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通過各種渠道,始終力爭和平談判。
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是一名中共黨員,她接受黨組織委派,在傅作義身邊工作,促動傅作義早下起義決心。傅作義的老師兼密友劉后同時任華北“剿總”總參議,他接受中共地下黨邀請,對傅作義反復進行政治說服。
傅作義在戰與和之間左右搖擺、一再拖延。我軍決定“以打促談、邊打邊談”。
從1948年12月起,人民解放軍首先攻克新保安和張家口,隨后對天津發起總攻,僅用29個小時就全殲國民黨守軍13萬余人,解放天津。
傅作義所在的北平成為一座孤城,他再無討價還價的籌碼,不得不全部接受了人民解放軍的談判條件,率部接受改編。古都北平和平解放。中國共產黨人開創的“北平方式”,為之后解放其他城市提供了范本。
△北平城門鑰匙。(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平津戰役是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巧妙結合的杰作,處處滲透著“統一戰線”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問題。要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平津戰役歷時64天,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余人。
平津戰役,連同遼沈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使國民黨軍精銳軍事力量喪失殆盡,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