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理響中國·人民至上@中國式現代化】尋求“源頭活水” 激蕩青春力量

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24-02-16 17:46:14
分享:

  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時代日新月異,青年的觸角早已不局限于象牙塔之內,可以說,“大思政課”的講臺有多大,青年的思想根基就能筑得有多深。近日,“理響中國·人民至上@中國式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線下調研走訪了福建三明、福州和浙江溫州、臺州、杭州等地,來自閩江學院、浙江大學的師生代表分別隨團參與了福建段、浙江段的調研。他們與網絡媒體記者、沿途各省當地專家學者一起走向基層、深入一線,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感受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2023年12月13日,閩江學院師生代表隨團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保護成果展調研。左二為閩江學院學生曹星雨,左三為閩江學院學生許彩月,左四為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林添福。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 攝

  尋求“源頭活水”,感悟人民至上

  黨的二十大鮮明提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發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那么,如何將宏偉藍圖轉化為年輕人心中的共情共鳴?“‘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思政課的主陣地雖然在課堂,但課堂之外的教學育人同樣重要,國家熱點時事、經濟社會大事、民生幸福要事等都是“大思政課”的鮮活素材。

  福建省三明市是一座改革創新、多元包容的城市,它有兩張金名片為人熟知:一張是“醫改”,實現了患者、醫生、醫院、醫保基金等多方共贏;一張是“林改”,盤活了林地資源,實現山美民富。在三明市沙縣區總醫院調研時,閩江學院學生許彩月贊嘆道,“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省,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負擔,太難得了!”閩江學院學生曹星雨則對三明“林改”頗有感觸,“林票的價值一天天增長,就像一棵棵小樹,越來越枝繁葉茂,長成參天大樹,這讓我深刻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她說。

  其實一開始,許彩月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層次內涵了解得并不多,然而在走訪過程中,她逐漸理解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含義。“我特別感動的是,聽到福州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講的是貢獻,大事小事都是社區的事’,以后我也要向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習”。許彩月說。的確,社區雖小,卻聚合構成了大社會。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內,長者食堂、托育服務等一應俱全,讓人們于細微處感受著城市的溫度。

  同樣地,浙江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筑牢現代化建設底色方面的鮮活實踐,也給隨團的浙江大學師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驛頭驛陽村,5G云診室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看病;在杭州,數字化改革取得豐碩成果,城市大腦不斷迭代升級,智慧化管理讓城市更聰明。浙江大學學生蔡安禧自豪地說,“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巨大的推動力。我們的每一次前行、每一次進步,都是在創造屬于中國、更屬于世界的奇跡。”

  溫州市洞頭區東岙村從“小漁村”蝶變為“網紅村”,臺州市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后村打造詩畫小村,這一項項可感、可品、可示范的共富標志成果令浙江大學學生金姚烗感嘆,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畫卷在浙江大地徐徐展開,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曉偉很受觸動。“這次調研,讓我感受到了農民的城市夢、市民的安居夢、漁民的致富夢、山民的小康夢、村民的興鄉夢。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就,根本上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特別是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他總結道。

  2023年12月18日,浙江大學師生代表隨團在浙江杭州中國視谷調研。左二為浙江大學學生蔡安禧,左三為浙江大學學生金姚烗,左四為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曉偉。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 攝

  奮斗為筆,激蕩青春力量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奮斗,永遠是青春最鮮明的底色,始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強勁動力。善用“大思政課”,讓青春更能拔節成長。

  隨團調研的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林添福認為,社會實踐是將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的重要抓手,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豐富的知識體系和真摯的愛國情感真切地書寫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要秉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青年學子們在接觸最基層、最實際、最直觀的社會變遷中感悟道理、砥礪品格。

  浙江大學的陳曉偉老師對此也深有感觸。“溫州、臺州、杭州等浙江大地上現代化建設的精彩蝶變,為思政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教學資源,這些真實可感、兼具理論和實踐創新價值的生動案例,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教學中的一些知識難點,從而有力促進思政課教學入腦、入心。”他說。

  揆諸現實,新時代的青年正在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心態和思想也隨著時代潮流而起伏。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需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應當說,在短短幾天的調研中,這堂行走的思政課,圍繞鄉村振興、生態發展、科技創新、文化傳承、對外開放等主題,講述了各地奮進新征程的生動故事,既別開生面,又貼近生活,也激勵著青年學子與時代雙向奔赴。

  浙江大學的金姚烗同學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在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時不僅要做到學思用貫通,更要實現知信行統一,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閩江學院的曹星雨同學則堅定了自己扎根基層、服務鄉村的想法。“通過這次調研,我對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有了新的認識,今后會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她說。

  時代可以很宏大,也可以很具體。當我們把個人的經歷、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進步緊密相連時,每一個或大或小的奮進足音,都能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留下陣陣回響。(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 年巍 王巖)

關鍵詞:理響中國,人民至上,“源頭活水”責任編輯: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