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每年兩會,民生議題都承載著民之所盼,從教育、就業、養老到文旅、體育、鄉村振興,民眾的關心就是代表委員的關注。從2月28日起,中文國際頻道將推出系列報道《兩會我關心》,聚焦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議題。第一集,我們首先來關注鄉村振興。
新春伊始,有人剛從老家返校返工,有人在家鄉開啟了新的打拼。關于鄉村,我們在線上線下征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心聲。
這一年,感覺鄉村有什么新變化?
有廣東網友稱:“村里的古城村落舉辦了很多傳統活動,吸引了很多游客過來打卡。”
有陜西網友稱:“村子里今年多了一條街道,來了好多‘90后’甚至‘00后’的年輕人們,開了咖啡店、民宿、茶館、畫室等十幾二十家特別有文藝氣息的店。”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南王莊村村民王鵬表示,村里邊道路基本上硬化完畢,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了個幼兒園。
鄉村在哪些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有浙江網友稱:“感覺家鄉文旅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但是衛生整治有待提高。”
有廣西網友稱:“我們家在廣西,可能因為地形的原因,所以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很多農民仍然采用最傳統的耕種方式,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官渡鎮孫莊村村民劉金坡表示:“以后是不是園區有更好的規劃,使群眾的利益進一步提高?”
也有外國留學生表示,中國特別重視城鄉平衡發展,雖然比較難實現,但要堅持去實現。
那么,2024年還有什么新期待呢?
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鄉村視頻博主露絲稱:“短視頻給我帶來好多改變,希望今年跟村民一起多拍視頻、多帶直播,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鄉村生活、鄉村特產,希望我們日子越過越好。”

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中草藥專業學生丁習功則表示:“2024年,一方面繼續努力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跟著老師一起推廣一些新品種、新技術,做一些普及,讓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能夠得到很好的轉化。”
丁習功網名“農大丁同學”,因為一條有趣的“招生”短視頻讓母校走進了大眾視野,而他的農學生“挖地”日常也處處展示著“新農人”的特點。
“出圈”一年多的時間里,忙碌的小丁也經常會在后臺收到來自農戶的提問,關于自家種的果樹、養的豬牛羊,遇到什么問題、該怎樣解決。

如今,短視頻平臺也成為了農業生產的“新農具”,從作物育種到病蟲害防治,從植物保護到智慧農業,農技知識借此加速流動著。像丁同學一樣的“新農人”,如今正努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將科研成果推廣到鄉村的千家萬戶。那么,如何讓鄉村吸引到更多這樣的高素質人才呢?

人才培養、農業技術、人居環境、產業發展,2024年,鄉村振興如何能繼續發力?兩會我關心,我們問問代表委員怎么說。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南王莊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素環稱:“在加強本地鄉土人才培養的基礎上,精準識別所需各類人才,通過貨幣、住房、教育、醫療等各種實實在在的激勵措施,把外面的人才引到鄉村、留在鄉村,共同發展鄉村。”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中牟縣官渡鎮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中嶺表示:“給咱農村打造數字農業、數字鄉村的在線課堂,這樣還能夠培養一批能夠熟練運用數字化終端設備的新型職業農民和網紅主播,還能夠吸引一批有志青年投入到建設數字鄉村,為農村早日實現共同富裕注入新的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表示:“在這一年的調研中,我也是想如何把‘千萬工程’的經驗應用到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農村廁所的問題,還有污水的問題、有垃圾的問題,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我們如何能在鄉村規劃的統一指導下來完成這些事情,農民需要什么,我們就補什么,這個村子需要什么,我們就建什么。如何把財政資金能用活了,真正為農民服務,我想要久久為功。”

從農業的人才培養和技術提升到農村的環境整治和產業發展,鄉村振興仍有不少工作急需關注與建言,代表委員們也將帶著農民的期盼,在今年兩會開啟更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