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想,新型政商關系應該是什么樣的?”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官與商、政與企,交往不可避免。可凡事有度,這種交往不能像酒肉朋友那樣勾肩搭背、拉拉扯扯;也不能談商色變、避之不及,生怕瓜田李下說不清;更不應搞成封建官僚和“紅頂商人”、西方財團與政客的那種關系。領導干部和民營企業家怎樣守住底線、把握尺度,保持光明磊落的“君子之交”呢?
在2016年3月的這場全國政協聯組會上,習近平以新型政商關系給出答案,概括起來講就是“親”“清”二字——
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
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親”與“清”,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蘊含著深刻的方法論。政商關系“親而不清”,難免陷入推杯換盞、利益輸送那一套;“清而不親”,容易作壁上觀、成為“甩手掌柜”。“親”則兩悅,“清”則相安。全面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就是要破“潛規則”、立“明規矩”,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常言道,民無商不活,國無商不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習近平指出:“民營企業發展到今天如此之規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如此之貢獻,那確實是很了不起的。”
2020年5月23日上午,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20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會上,劉永好委員表示當年新希望集團將新增兩萬人就業。習近平詢問:“兩萬人的就業方向都是什么?”劉永好答道:“養豬、食品加工和物流。今年5月以前新招了一萬人,打算再招一萬人。”
當時,疫情之下,不少民營企業困難重重。劉永好委員做了一份調研,把民營企業產銷、投資、就業等情況帶到了兩會會場。聽了他的發言,習近平表示:“中國走出了一條民營企業發展的道路,何其艱難!這也恰恰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篳路藍縷開出的一條路。”
“要進一步發展,仍然是在‘難’中發展。‘難’是哲學意義上任何領域都面臨的、前進道路上永恒的問題。”習近平對在場的經濟界委員們說:“不同時期破解不同難題,現在我們就要進一步研究怎么破解民營企業發展的現階段難題。”一番話,既富含哲理又給人信心。
2023年3月6日,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23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再次提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他特別強調:“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