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3月1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在北京表示,我國汽車、道路、城市的融合發展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2020年12月開始,住房城鄉建設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了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在北京、上海、武漢等16個城市開展試點,通過試點,我國初步形成了融合發展的車、能、路、云產業生態,實現了無人駕駛出租車、無人零售等八大類應用場景。未來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發展,需要城市提供感知、網絡、通信、能源等各方面支撐,汽車產業的智能化會帶動城市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
郵政快遞無人車商業運行模式逐漸成熟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郵政快遞是無人車應用較多的行業之一,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符合行業無人車技術需求的各種郵政快遞物流干線、支線、末端無人車技術日漸成熟、產品實現量產,產業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2023車城融合發展報告發布
3月15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了《車城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23)》,其中的指數測評內容涵蓋國內的23個城市。
車城融合發展年度報告不僅包含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頂層設計框架、打造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集成化車城網數據底座等內容,還包括車城融合發展指數報告,指數報告通過對國內23個城市的測評結果顯示,我國車城產業融合發展具有明顯的優勢。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張永偉稱:“我們發現一旦實現融合,效果比較明顯,一個讓汽車可以更加減負地智能化運行,很多功能可以放在車外,讓路側、城市端幫助它達到功能的目標;第二個,可以極大地提高城市的交通出行效率,一些城市出行的效率提高超過了40%。”
車城融合發展指數同時顯示,有些指標的合格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比如,這次測評中被測對象路測單元的設備平均在線率為81.9%,融合感知設施平均在線率為75.1%,各類消息通信延遲滿足標準要求的合格率不超過90%,路口各類消息合格比例不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