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正在進行中,一系列重要議題備受矚目。在3月28日舉行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圓桌上,如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綠色投融資合作、加快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如何發展綠色金融等話題,成了與會者熱議的焦點。
全面的綠色低碳發展蘊藏著巨大的綠色投融資需求。目光聚焦海南,在政策驅動下,綠色金融正步入發展快車道,越來越多本地金融機構順應國際綠色低碳發展潮流,不僅聚焦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純綠”產業投融資需求,也支持傳統產業的低碳轉型升級,綠色金融的內涵外延更加豐富。
博鰲近零碳運行管理中心大屏對能源消耗智能化、動態化呈現。記者 張野 攝
現實需求:
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綠色投融資支持
當前,在全球各國都在尋求經濟與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綠色金融的政策體系、市場運行、金融產品、區域創新及國際合作都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不過,綠色投融資仍面臨挑戰。
3月28日舉行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圓桌上,與會嘉賓一致指出,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迫切需要綠色投融資的支持。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表示,從政策體系而言,很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至今尚未有完整的綠色金融或科學金融政策框架。他認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及資本市場需要持續發展多種綠色產品,比如已有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基金以及ETF等產品都要持續發展。
“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綠色投融資的資金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也提出,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融資支持和技術的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有可能無法達到。“因此,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包括公共機構和私營部門,在彌補投資缺口方面,可以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建議,不僅要提供相關的資金,而且也要提供技術專長和能力建設方面的幫助。
在圓桌論壇上,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嘉賓代表介紹了正在實施的“一帶一路”綠色倡議項目和資金需求情況。多位嘉賓提出,實現“雙碳”目標產生龐大的綠色資金缺口,需要吸引社會投資的廣泛資金流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模式,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結合香港的綠色投融資實踐經驗談道,“在未來的幾年之中,我們會持續去打造綠色債券市場以及其他的綠色融資市場。”他建議加大對銀行綠色轉型的支持,“銀行本身是需要減少碳足跡和推動綠色金融的,作為銀行,怎么樣幫助客戶或者推動客戶去實現綠色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博鰲近零碳運行管理中心。記者 張野 攝
海南實踐:
綠色貸款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8個百分點
“保亭公交系統還較為落后,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強和能源結構的調整,客運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和能源成本壓力,于是我們探索綠色金融模式,通過綠色貸款支持客運公司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以及用于日常開支、車輛維護。”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授信部副總經理蘇少秋,向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記者分享了一個縣域綠色金融案例。
蘇少秋介紹,依托車輛抵押貸款、支農再貸款等貸款產品,他們已為客運公司共計發放貸款630萬元。她高興地說,“優惠利率的綠色貸款不僅為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也助力了當地綠色出行。”
這是海南縣域的綠色金融實踐,而放眼全省,各家金融機構已經做出了許多亮眼成績。
海南省農信社重點支持生態農林牧漁業、綠色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及綠色農資制造、綠色建筑等核心領域,在昌江、儋州、陵水等多地落地了大手筆綠色貸款;海南農行專門編制《海南分行“發展綠色金融 建設綠色銀行”工作方案(2021—2023年)》,提出每年綠色信貸規模翻一番;興業銀行海口分行瞄準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企業,實現了海南省首單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貸款、首單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等創新業務先后在該行落地。
海南金融機構敢于放開手、大膽干的底氣,來自海南逐步搭建完善的綠色金融生態圈。
在政策方面,《進一步完善海南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推進措施》《關于推動綠色金融支持海南省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引導金融機構做活存量金融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給予綠色金融清晰指引。
“海南全省22家主要銀行機構中,21家建立綠色金融考核評價和懲獎機制,19家成立綠色金融發展領導小組,17家建立綠色金融盡職免責機制,14家組建綠色金融專業部門。”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從金融監管部門獲悉,2023年末,海南全省綠色貸款余額973.22億元,同比增長44.3%,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8個百分點。全省銀行機構累計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向碳減排重點領域97個項目發放貸款63.5億元,帶動碳減排量約130.3萬噸。
過去,金融機構多聚焦節能減排、環保產業,對轉型項目往往持謹慎態度。如今,海南金融系統不再只聚焦支持“純綠”產業,還為傳統產業的低碳轉型升級提供金融后盾,呈現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加速銜接、相互融合的新氣象。
“碳中和貸”“ 門票收益權質押貸”“生態旅游貸”“林權抵押普惠貸”……理念的轉變也帶動了綠色金融產品的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企業獲得了資金“活水”。據農發行海南省分行信貸管理處信貸經理顏琳介紹,截至2023年12月末,該行綠色信貸貸款余額77.8億元,較2023年初增加20.3億元,增長35.4%。
特別值得一提的模式創新是綠色債券的探索。2023年,海南繼2022年10月成功發行首單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后,再次在香港發行離岸債券。在品種上,除延續2022年發行的可持續發展債券和藍色債券外,還發行了中國內地地方政府首單生物多樣性主題綠色債券。
持續探索:
利用海南優勢做好產品和服務創新
針對很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至今尚未有完整的綠色金融或科學金融政策框架這一現狀,馬駿認為,相關各國政府應主導建立至少擁有四個要素組成的框架,如明確的界定標準、完善的可持續信息披露要求、產品市場,以及認證機構。
縱觀國內,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地的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居于全國前列,其背后,不僅得益于政策推動,也因為這些地區執行著相對嚴格的監管制度。
海南綠色金融前景如何?記者采訪多位行業人士坦言,海南優勢不少,前景廣闊,發展綠色金融恰逢其時。
比如,海南自貿港具備綠色產業的資源優勢,不僅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躍居全國第一,光伏、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等產業也快速發展。其次,在政策方面,相關文件鮮明地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金融產品,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激勵相容的綠色金融評價體系。
如何搶抓機遇?記者發現,對綠色金融政策的頂層設計、管理細則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業務,是行業普遍期待。
“銀行應該積極參與制定和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招商銀行海口分行公司金融總部總經理助理高吉認為,銀行作為綠色金融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還應該加強國際交流、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推動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
高吉還建議加強綠色金融風險管理、注重人才培養、加強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招商銀行總行已經單獨設立綠色金融團隊支持全行范圍內業務發展。”他分享道。
安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合伙人張彬圍繞ESG和綠色金融向記者分析稱,綠色金融是推進ESG的一個支撐或者基石,“在接下來的幾年,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金融機構,都會在ESG領域有不同的創新。”她對海南綠色金融的發展充滿期待,“海南發展綠色金融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可以做一些具有創新性的金融產品。”
事實上,海南各家金融機構已經全面加快探索和實踐的步伐。
海南農信將綠色金融嵌入到市場營銷、貸款調查評估、審查審批、合同簽訂、貸款發放、貸后管理、五級分類等信貸業務全流程中,鼓勵各市縣銀行社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創新。海南農行優化審批流程,對綠色項目建立優先審查審批機制,開通“綠色通道”。這些切實行動都將為海南綠色金融發展按下“加速鍵”。(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 記者 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