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暖花開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7日在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這是2023年11月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以來,習近平首次在北京同美方人士面對面交流。
長期以來,美國工商界是支持中美合作的中堅力量,戰略學術界有不少有識之士積極為中美關系發展建言獻策。會見中,習近平談中美關系,論中國發展,就中美關系如何“穩下來、好起來”釋放重要信息。
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中美關系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關系的走向牽動世界目光。
“去年我同拜登總統在舊金山會晤,最大的共識就是中美關系應該穩下來、好起來。”習近平面向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說。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當前,中美關系面臨新的變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卿指出,舊金山會晤以來,中美關系改善取得一些進展,但美方對華錯誤認知仍在延續,所作的承諾并沒有真正兌現,一些對華不友好的噪音和行徑給兩國關系帶來挑戰。
他認為,在這樣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如何推動中美關系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是兩國乃至世界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在這次會見中,中方明確表示應保持中美關系止跌企穩的勢頭,積極探索正確相處之道。
“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只要雙方都把對方視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關系就會好起來。”習近平在會見中重申中方所提出的三原則,再次明確表態中美應該成為對方發展的助力,而不應該成為阻力。“中美關系回不到過去,但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中美關系無須回到過去,應努力向前看,致力于更好的未來。此次會見再次展現出中方對美政策的連續性,明確傳遞出穩定和發展好中美關系的積極信號。
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中美兩國各界人士要多來往、多交流
中美兩個大國,不打交道是不行的。回顧過去半個多世紀的中美交往,交流始終是相互理解的基礎。
“中美關系史是一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習近平在此次會見中指出,希望兩國各界人士多來往、多交流,不斷積累共識,增進信任,排除各種干擾,深化互利合作。
而本次會見,就是中美你來我往的具體體現。此次來華的美方人士中,9位是在去年11月舊金山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老面孔”。從舊金山到北京,交流正增進理解。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創始院長艾利森,是“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的提出者。近些年,他通過更多接觸、了解中國文化,認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參加會見后,艾利森表示,習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國關系,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積極解決方案,展現了巨大的領導力。
參加會見的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代表在此次訪華之行中表示,美中關系始于接觸,接觸并不意味著妥協,而是兩國關系健康正確發展的唯一途徑。
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高飛認為,通過此次會見,中方希望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的友華人士,能為發展中美雙邊關系傳遞更準確的聲音,促進中美之間“求大同、存小異”。
事實上,從書信到會見,習近平一直與美方友好人士保持密切互動,鼓勵和支持兩國各界人士多來往、多交流。
高飛認為,這體現了中方對促進中美兩國人文交流、民間往來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中方對于改善中美關系的誠意。如習近平所說,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中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
參加會見的美方人士,也普遍關切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如何、將如何實現今年的預期發展目標、中國的發展對美中關系有何影響。
在會見中,習近平對這些問題作出清晰回應:“中國經濟是健康、可持續的”“中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習近平強調,中國的改革不會停頓,開放不會止步,并明確表示,我們正在謀劃和實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
事實上,對于中國發展,國際輿論場上一直有各種討論,甚至不乏懷疑、唱衰。
劉卿認為,習近平的表態再次向外界傳遞中國發展的信心。近一段時間,外企高管掀起新一輪訪華潮,同時,中國也不斷出臺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釋放多重利好。“大家普遍對中國發展抱有信心,中國市場的磁吸力不減。”
在會見中,習近平明確表示,“中國的發展歷經各種困難挑戰才走到今天,過去沒有因為‘中國崩潰論’而崩潰,現在也不會因為‘中國見頂論’而見頂。”
黑石集團、彭博集團、聯邦快遞、高通公司……參加集體會見的許多美國工商界代表來自知名跨國企業,也是中國的長期合作伙伴。他們表示,美國企業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將堅定不移繼續深耕中國,同中國發展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與美國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贏在中國”相互呼應。這不僅是當前中國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讓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的具體體現。(作者 梁曉輝 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