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之聲》廣為國人熟知,是很多觀眾的童年回憶,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電影《音樂之聲》誕生6年前,同名音樂劇就已經首演并轟動一時,還拿下了包括“最佳音樂劇獎”在內的多個托尼大獎。近日,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重返京城,連演多日,迎來此輪中國巡演的收官之站。《Do-Re-Mi》《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等歌曲再度唱響,也讓人好奇這部65歲“高齡”的劇目為何能夠長葆青春。
音樂劇《音樂之聲》和同名電影內容幾乎一樣。天性活潑愛唱歌的修女瑪麗亞前往奧地利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出任家庭女教師,上校自妻子去世后,像管理軍隊一樣管理自己的7個孩子,瑪麗亞到來后教會了孩子們唱歌、做游戲,也用音樂融化了上校的心。當時正值德國納粹占領奧地利,上校為避免被納粹盯上,帶領一家人前往薩爾茨堡音樂節演出,機智地逃脫納粹視線。
作為音樂劇,《音樂之聲》中的歌曲和本輪演出中演員的表現,都可以用無可挑剔來形容。瑪麗亞是全劇最強“音樂擔當”,《我最喜歡的事》《Do-Re-Mi》《孤獨的牧羊人》等都出自她口。當飾演瑪麗亞的演員在修道院出場不久,唱出《我最喜歡的事》的頭幾句時,瞬間讓人夢回小時候看電影的感覺。
劇中瑪麗亞的歌曲老少咸宜,感染力很強。《Do-Re-Mi》既是音樂初學者的趣味歌,也是小朋友學英語的入門曲,在中國極有傳唱度。《孤獨的牧羊人》更是有著洗腦魔性,用約德爾唱法演繹,對演員音準和控制力的要求極高,飾演瑪麗亞的演員表現得也相當不錯,俏皮感躍然舞臺之上。
除了瑪麗亞和上校馮·特拉普之外,劇中上校家的7位小朋友、修道院的嬤嬤們等配角表現也都可圈可點。7個小朋友音域、特色各不相同,稚嫩的童聲中又帶著受過專業訓練的精致。修道院嬤嬤們更讓人驚訝,院長嬤嬤醇厚的高音非常貼合人物身份,哪怕是一些音量極微弱的高音,都能用穩定的氣息演唱。
溫暖治愈,幽默風趣,是《音樂之聲》能持續多年吸引大小觀眾的首要原因。劇中,馮·特拉普上校一家戲劇化的“軍事管理”、“熊孩子們”整蠱家庭教師、被雷聲嚇壞的孩子們找瑪麗亞“求安慰”等情節令人忍俊不禁,瑪麗亞與上校的情感發展也輕松、治愈,配上同樣風格的音樂,讓全劇充滿合家歡的快樂氣息。
輕松與快樂是一刷《音樂之聲》的直觀感受,但二刷過后,尤其是成年觀眾會發現,《音樂之聲》還有一條嚴肅的敘事線,這是一部雙線并行、起承轉合極為完整的戲劇作品。第二條故事線寓意的是家國情懷,馮·特拉普的原型就是二戰前夕奧地利的指揮官,《音樂之聲》結合了當時的年代背景,融合了奧地利與德國的國際關系,演繹時代動蕩下的人性光輝。
這條很容易被一帶而過的故事線,其實在劇中占比極重。瑪麗亞剛到上校家時,上校的大女兒在與送電報的男孩約會時,就鋪墊了當時的國際背景和上校的獨特身份;上校帶男爵夫人回家時,上校、男爵夫人和他們的朋友之間還圍繞民族與國家的話題進行嚴肅的討論;劇終前,一首輕盈的《雪絨花》,把奧地利的國花擬人為具有高潔品格的形象,通過這朵“小而白、潔又亮”的小花祝愿祖國平安。這擬人化的表達和深沉的國族之情,很容易被擁有同樣情懷的中國觀眾捕捉。既有幽默的情節,又有深沉的情感,這才是《音樂之聲》上演多年一直在中國頗受好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