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縱橫談|讓清明節更“清明”
來源: 河北日報  
2024-04-02 14:49:05

  生態安葬和文明祭掃,是移風易俗的具體體現,不僅不會減弱緬懷情感,反而更加契合清明節慎終追遠、敬重生命的內涵

  “等到明年花開了、草綠了、樹發芽了,我就知道是親人在想念我了。”在活動現場,一位家屬的話讓人動容。這句話中,有逝者的尊嚴,有生者的緬懷,更有社會文明的進步。

  近年來,包括花壇葬、樹葬、草坪葬在內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節地生態安葬數量逐年增多。以鄭州為例,在民政部門的主導下,鄭州公益樹葬活動已連續舉辦了17年,幾乎每年都有超百戶家庭報名參加。

  清明將至。在這個緬懷先人、追思逝者的傳統節日里,綠色、安全的文明祭掃方式正成為更多人的選擇。比如,低碳祭掃,用獻一束鮮花、植一棵樹、讀一篇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安全祭掃,不在林地、公墓內違規用火;節儉祭掃,選擇“簡祭”“薄祭”;網絡祭掃,利用微博、微信等,追憶逝者生前的感人故事,表達對逝者的思念、感恩和敬仰。

  用生態安葬替代傳統墓穴,用鮮花替代燒紙、放炮,在尊重傳統習俗的同時,綠色殯葬和文明祭掃讓清明節的傳統得到了豐富和延伸。生態安葬和文明祭掃,是移風易俗的具體體現,不僅不會減弱緬懷情感,反而更加契合清明節慎終追遠、敬重生命的內涵。

  清明在心不在形,祭祀的實質是心境的傳達。雖然文明祭祀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認的是,焚燒紙錢、鳴放鞭炮等傳統祭掃方式仍是不少人的選擇。焚燒冥幣的濃煙、震耳欲聾的炮仗,既造成了環境污染,也埋下了消防安全的隱患。近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接連查處兩起因祭祀引發火災的違法案件,三名涉案人員被行政拘留,就給不文明祭祀敲響了警鐘。與此同時,傳統祭祀行為中,有的人講究排場,過度焚燒祭品,也會形成和加劇互相攀比的庸俗化傾向,與現代文明背道而馳。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文明亦當隨之提升。今年清明節前夕,多地作出文明祭掃的倡導。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門發布倡議書,鼓勵選擇鮮花祭祀、植樹紀念、網絡祭掃等方式代替燒紙錢、點香燭等習俗,推廣節儉辦喪、簡化喪葬,支持骨灰撒海、自然葬等生態安葬。哈爾濱市殯葬事務服務中心在延續倡導鮮花、黃絲帶、寄思卡等文明祭掃方式的同時,還設計推出傳心印、水溶祭祀等新式綠色祭掃方式……

  “清明時節,萬物皆清明。”文明祭掃,讓生態環境更“清明”、讓人的內心更“清明”,自然是對先人最好的尊重和告慰。(蔡曉輝

關鍵詞
清明節,文明祭掃
責任編輯:裴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