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我國堅持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做好河湖生態保護治理,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一到周末,沿著溫榆河建設的北京溫榆河公園都會迎來大批市民露營、戲水、騎行,感受自然之美。
圍繞溫榆河持續開展治理修復,如今,這里已經從以前的“風沙村落”變成藍綠交融、生態和諧的“城市綠洲”。而這兩年,大家都會發現,像溫榆河這樣流淌在我們身邊的河流正悄然發生變化。
河流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命脈。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江河,黨的十八大以來,他調研考察的足跡遍及祖國各大江河以及三峽、南水北調等重點水利工程,并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親自擘畫確立國家“江河戰略”,明確了新時代江河保護治理的方法路徑。他指出,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
針對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干涸、地下水超采等問題,從2022年起,水利部在全國選擇88個河湖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實施永定河流域水量統一調度,斷流干涸26年之久的永定河首次實現全線有水;實施京杭大運河補水,斷流百年之久的京杭大運河3次全線貫通有水;向黃河三角洲實施生態補水2.09億立方米,向烏梁素海實施生態補水4.87億立方米,有力地保障了黃河流域生態安全。
如今的中國,以流域為單位,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探索出了一條保護河湖生態的有效路徑。全面建立河湖長制體系,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截至去年底,全國完成7280個河湖健康評價,滾動編制實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方案7萬多個。通過實施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跨流域、跨區域引調水工程,自然河湖正連線成網,初步形成了“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總體格局,年供水能力超過9000億立方米。
生態復蘇的江河湖泊正在重塑城市經濟結構,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地處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滹沱河是當地的“母親河”,石家莊市制定了“擁河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削減高耗水、高污染的傳統產業,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
生態復蘇的江河湖泊也在引發身邊每個人用水方式的悄然變化。農業、工業、城鎮、非常規水利用等重點領域的節水,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了93%以上,非常規水利用量210億立方米,是十年前的3.5倍。
今年,我國還將繼續因地制宜推進河湖水系連通和生態補水,加快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為構建人水和諧的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