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主流媒體《新蘇黎世報》日前發表題為《中國是新的科技強國,我們必須學會與其打交道》的評論文章認為,西方對華科技禁令不是正確的應對方式,既缺乏法律依據,也不符合自由市場的基本理念,對中國科技的“粗暴”禁令并不能奏效。
文章說,“中國制造”已不再僅適用于塑料玩具,華為的電信設備、比亞迪的電動汽車、社交軟件Tiktok以及電商應用Shein等源自中國的高科技產品正在進入發達國家民眾的日常生活,而美國作出的反應措施是限制華為的貿易、強令Tiktok“易主”,還有游說集團要求禁止Shein,以及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關稅等。
評論認為,西方對中國高科技產品“風險”的擔憂沒有事實依據,廣泛的禁令在法律上站不住腳,不合理且具有歧視性。這種禁令也違背了自由市場原則。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能給西方帶來好處,它們刺激了西方企業,例如,德國大眾在中國合肥開設一個巨大的研發中心,以推進其電動汽車業務;美國臉書等公司效仿Tiktok推出了短視頻應用。這些企業行為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
文章說,如果自由市場經濟不能依靠自由貿易,而是依靠貿易保護主義并進而導致創新遭到抑制,這是對自由市場經濟本身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