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大忙時節,在北京市海淀區的一棟寫字樓里,一群年輕人卻在電腦前開啟了忙碌的“數字春耕”。這些正在忙活春耕生產的年輕人,來自北京市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數字春耕服務團隊農業衛星遙感數據工程師 杜騰騰:我主要負責數據產品的研發,簡單講就是利用衛星數據巡好每一塊田。
數字春耕服務團隊農業植保工程師 胡畔:我在工作中主要負責對農作物莊稼做監測,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看病,開處方”。
這張樹狀的“春耕協作圖”,就是這些年輕人每天在干的活:樹根是多維大數據,由遙感衛星、氣象、物聯網等收集匯總;樹干是骨架,團隊建模對基座數據進行分析;樹冠是科技成果,分析作物長勢、提出災害預警。最后通過建模工程師的搭建,一塊塊數字農田就出現在屏幕里。
數字春耕服務團隊負責人 顧竹:核心的因素其實就是我們的后臺的人工智能技術。
那么數字大田會給春耕帶來哪些變化?循著這些年輕人農業數字化應用服務的足跡,我們來到了江蘇海安高標準農田示范區。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這里是江蘇南通海安的季和農場,這塊大屏是整個農場數字大田的智慧大腦。在這里每一塊地擁有自己的專屬信息和數字編碼,就像我們的身份證一樣。
數字春耕服務團隊工程師 劉亮:整個數字大田季和農場一共47塊田。依托目前的家伙事兒,天上飛的無人機和田間的傳感器,去更多地分析目前長勢的情況。
我們在現場看到,這個農場布設了68套物聯網設備,這些設備監測和采集到的農情數據,會第一時間傳輸給遠在北京的數字春耕團隊,他們經過快速數據分析后,及時指導當地種糧大戶施肥、打藥和灌溉。90后小伙劉林是這片“數字大田”的主人,也是一位“農二代”。他告訴我們,有了數字技術的賦能,他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輕松管理農場的2000畝地。
季和農場種糧大戶 劉林:比如說我們手機上有數字農場管家這個小程序,就可以看到每個田的長勢,它的液位就是田里有水的話有多高的水,這樣我們都能看到。種地有點上癮。種地每年都是一個未知的挑戰,我們一方面要完成這些挑戰,追求更高的產量,就會有更大的成就感跟滿足感。
如今,在江蘇海安,像劉林這樣的“農二代”已經越來越多,他們正從已有的47個數字農場種植經驗出發,輻射帶動全市800多個農場走向數字化,推動“數字大田”向“數字農場群”逐步升級。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 董孝烽 楊瀅 梁黎明 浦口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