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經典戀綜IP《心動的信號》第七季正式上線開播。從首播成績來看,觀眾們的“追綜熱情”依舊高漲。回顧前三季度,不難發現,今年是戀綜集中上新的一年。《喜歡你我也是5》《怦然心動20歲4》《勢均力敵的我們》《半熟戀人3》《炙愛之戰》,持續擴充的內容供給反映了市場需求,為什么戀綜讓人如此“上頭”?
批量上新
2024年,戀綜穩步回歸。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完播及正在播出的戀綜多達十余部。從品牌綜N代到創新綜一代,戀綜仍是各大視頻平臺重點加碼的節目類型。其中騰訊視頻重點布局《勢均力敵的我們》《炙愛之戰》《有秘密的我們》《半熟戀人3》等;芒果TV有《再次心動》《愛的修學旅行》《再見愛人4》等節目;優酷以《怦然心動的20歲4》《我們戀愛吧6》為主;愛奇藝則押寶《喜歡你我也是5》。
與“創一代”相比,“綜N代”更受觀眾青睞。《心動的信號7》推出“多城心動,為愛奔赴”概念,聚焦大灣區城市群,展現跨城生活的年輕男女的婚戀與價值觀;《半熟戀人3》開啟了長達21天的戀愛社交實驗,8位嘉賓帶著觀眾一起進入一場悠長假期;《喜歡你我也是5》定位青年社交觀察戀愛治愈系綜藝,邀請11位曾在愛情中過度自我關注的單身男女重新出發,一同探尋追愛新答案;婚姻紀實觀察真人秀《再見愛人4》中,三對夫妻帶著對婚姻和自我的困惑,踏上一段為期18天的房車之旅,他們在旅行中重新生長,以彼此為鏡,窺見最真實的自我,最終達到與伴侶、與自我的和解。
“戀愛+”探索
戀愛類綜藝節目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橫空出世。相比《電視紅娘》《相約星期六》等經典節目,《非誠勿擾》突破了傳統婚戀節目的局限,更加關注娛樂性和話題性的結合。2014年,湖北衛視播出的《如果愛》將婚戀類綜藝與真人秀相結合,明星們的戀愛被搬上大屏幕,打造深入人心的CP感,用明星的熱度堵上素人流量的缺口。2018年,以婚戀為主的綜藝節目逐漸向戀愛觀察轉向,表演性質更強的明星逐漸退出市場,素人成為戀綜“新寵”,其中《心動的信號》播出成績不錯。這一類“新”戀愛類綜藝通過邀請年輕的單身素人男女作為節目的嘉賓,拉近了與觀眾的心理距離。
在延續“真人秀+演播廳觀察”模式的基礎上,不同的戀綜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細分方向。通過融合多種元素,戀綜在跨界元素創新上不斷突破,“戀愛+”成為戀綜創新的新出口。比如《花束般的旅行》以“戀愛+旅行”為創新點,展現明星情侶的異國之旅;《樹洞戀人》中的“戀愛+偵探”,讓單身男女應對各自秘密所引發的蝴蝶效應;《炙愛之戰》將戀綜與競技元素互相滲透,以婚姻預演的名義開啟真愛試煉。在環節設置上,戀綜也在不斷進化。比如,《半熟戀人3》設置了全脫產戀愛新模式,同時新增了“冰封故事”環節;《喜歡你我也是5》新增“戀愛小屋雙向錄制”“戀愛大富翁”以及“戀愛日程表”等環節。
激發共情
戀綜的持續爆火,源于觀眾的情感共鳴。素人戀綜選擇真實生活中的鮮活個體,嘉賓從相知、相熟到最后的熱戀過程,更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起到了一種情感“代餐”的作用,滿足了單身青年在現實生活中的“戀愛想象”。素人嘉賓之間的聊天、交往、表白都能激起觀眾的“共情”心理。例如《心動的信號》中的素人嘉賓楊凱雯和趙琦君宣布訂婚這一話題登上熱搜,滿足了不少觀眾見證“CP”圓滿幸福的心愿。
從中規中矩的戀愛觀察,逐漸過渡到“抓馬”的嘉賓設定,再到現在覆蓋“熟齡”“單身父母”等多類型的嘉賓,日趨多樣的戀綜不但滿足了觀眾的個性化需求,也為其提供了現實觀照和反思。節目中對于“原生家庭”“異地戀”“回避型依戀”等話題的討論,映射出年輕一代的情感脈動。
戀愛類綜藝火爆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一些戀綜為了追求戲劇效果,刻意制造矛盾與沖突,忽略了戀愛背后更深層次的情感探討與人性剖析,這不僅背離了戀綜的初衷,也是對觀眾價值觀的誤導。戀愛類綜藝中的“人設”崩塌情況,也比其他類型綜藝常見得多,“假精英”“假單身”與“真想紅”成了觀眾茶余飯后的話題。《怦然心動20歲3》《勢均力敵的我們》中,有嘉賓的背景故事存在爭議。“戀愛吸粉,失戀掉粉”等現象,部分透支了大眾對戀綜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