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9周年。在那場關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抗爭中,有一支隊伍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八路軍冀中軍區贊其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就是這支活躍在華北平原上的回民支隊,歷經大大小小的戰斗870余次,消滅了日偽軍36700余人。其中有一場戰斗命懸一線、生死攸關,讓回民支隊指戰員刻骨銘心、不能忘懷!在那場戰斗中犧牲的88名戰友,成了他們魂牽夢繞的掛念……
有父子兩代人,無懼危險、不計報酬,接力守護這88位烈士的墳塋,傳揚他們捐軀濟難的英勇事跡,至今已有82年。
諾
“一名干部帶領五六十人的敢死隊,人人甩掉上衣手持大刀,腰插數顆手榴彈。那名干部一聲大喊,全體隊員隨著他怒吼著,向日軍機槍陣地猛撲過去……”
1968年,在當時的河北省衡水專區阜城縣紀莊革命烈士陵園(現為衡水市阜城縣本齋紀念園),部分回民支隊老兵故地重游。當王夢北在烈士墓前,情緒激昂地講起當年的戰斗場面時,原回民支隊五中隊中隊長、突擊隊隊長馬慶功猛地抱住了他:“老哥,你說得很對,我就是當年的敢死隊隊長!”
1942年是我黨領導的華北敵后抗日戰爭極為艱難的一年,日軍實行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調集重兵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五一”大掃蕩。回民支隊主動出擊,打亂了敵人部署,減輕了冀中軍區壓力,自己卻陷入重圍。
為了突圍,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聲東擊西,一邊派弟弟馬進坡帶人征船架橋,作出要東渡清涼江的姿態,一邊帶主力向西運動到阜城縣古城鎮的高莊村、紀莊村。6月2日,回民支隊抓住戰機殲滅日軍320余人、偽軍100余人,一舉突圍。這場突圍戰,被認為是回民支隊與日軍870余次戰斗中“最艱苦、最慘烈的一仗”,也是犧牲人數最多的一仗,在冀中人民抗戰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高紀莊突圍戰中,有88位戰士英勇犧牲,其中年齡最大的30多歲,最小的年僅13歲。當年27歲的中共黨員王夢北任紀莊村村長,他帶領村民掩埋烈士遺體、掩護傷員。3天后,馬本齋帶支隊重返紀莊村,按照回民的習俗為烈士舉行了集體葬禮。
面對馬本齋司令,王夢北用黨性和生命承諾:“司令,烈士后事請您交給我吧!”為了保護烈士遺骨,王夢北冒著風險看護陵園、為烈士掃墓,防止侵擾。新中國成立后,他又義務擔負起講解戰斗經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責任。
墓地就在紀莊村西北的“千頃洼”,這里是典型的沙質土地,植被稀少卻風沙很大,陵墓常常被厚土掩埋。每當這時,王夢北就拿起鐵锨、掃把,挨個清理灰塵,重新培土敲實,恢復烈士墓原有的形狀。
“因為有回民支隊烈士墓,每到清明節都有來掃墓的,有本縣的,也有外地的。”紀莊村黨支部書記紀海清今年62歲,他至今記得當年的情形,“王夢北一講起高紀莊突圍戰,總是情緒激昂,好像又回到了當年親歷的壯烈場面。”
“王夢北講得好,我們也聽得認真。那時我剛上小學,經常搬著小馬扎等著老人開講,周邊十幾里地的孩子都走著來聽他的講述。”今年59歲的紀莊村村民王振華說,現在提起馬本齋和回民支隊,一些附近的百姓順嘴還能講出兩三段故事。
王夢北幾乎每天都去陵園,當看到墓地被村民散放的牲畜破壞,他就在陵園周圍筑起了一道南北長75米、東西長115米,底寬2米、高1米多的土圍墻。
1969年,王夢北想在墓地種些松樹,可他家境并不富裕,還有5個孩子需要撫養。無奈之下,他把兩扇榆木大門給賣了,換來40元錢買了松樹苗種上。
王志杰在河北省阜城縣本齋紀念園擦拭紀念碑亭。崔賢飛 攝
“自此之后,我就記得家里沒‘門’了,變成了一個用棗條插編的柵欄門。”王夢北的小兒子王志杰回憶說。
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補貼家用,王志杰高中畢業后就在當地的一家獸醫站當了獸醫。1979年,王夢北突發腦中風。知道父親臥床后,王志杰毅然辭去工作,回家一邊務農一邊照料父母。
王志杰承擔起的還有守墓的重擔。此后的10多年里,他就用一輛舊三輪車拉著父親往返墓地和家中。他在陵園除草、掃墓,父親就坐在一旁,靜靜地看著。
1993年農歷七月十五,王夢北忽然叫兒子拉自己去墓地。在烈士墓前,王夢北不舍地訴說著:“以后,就讓我兒子志杰來替我守護你們吧!”40天后,王夢北老人就與世長辭。
但回民支隊的老兵們還一直惦念著王夢北。轉過年,一位回民支隊老兵來掃墓,忽然問王志杰“你爹為啥沒來啊”。當得知老人去世,他眼含熱淚,拍著王志杰的肩膀,感慨地說:“你父親在戰爭年代幫助回民支隊,和平年代宣傳回民支隊,我希望你能夠像你父親一樣繼續堅守下去!”
就是這三句話,讓王志杰放棄了到縣城工作的機會,毅然接過了父親為烈士守墓的接力棒。除了每日擦拭墓碑、清理雜草垃圾,他還用磚石加固了墳頭,并在周圍補種了好多松樹。
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的大潮席卷全國,農民紛紛進城務工,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王志杰舅舅家的表弟在北京開房地產公司,表弟說過好幾次讓他過去幫忙,可他不為所動,因為他有自己的牽掛。
舅舅看不過去了,索性住到王志杰家不走,一連三天做他的工作。他見拗不過,才勉強攜家帶口到了北京。
王志杰覺得心里不踏實,一到北京就去看望一位回民支隊的老兵。老人家一見他,熱情地問:“你怎么來了,是有什么困難嗎?墓地還好吧?”王志杰嘴上回答說著“就是想您,所以來看看”,心里卻一下子想明白了:“以前,或是為了父親的囑托而守,或是為了回民支隊老兵們的牽掛而守。而現在,烈士們的英魂早已融入了自己的魂魄!為了讓烈士浩氣長存,為了讓自己心有所安,自己必須回去踐行諾言,把墓地守護好!”
第二天王志杰就婉拒了表弟的好意,又舉家返鄉守墓。
父子兩代人,守護烈士,至今已有82年。
親
拔草,添土,守墓,等著烈士的親人。可他們的親人什么時候才會來?“要講好故事離不開這些先烈的名字,他們應該有姓名、有原籍,他們不該被歷史遺忘。”2012年,當時已年近六旬王志杰踏上了為烈士“尋親”之旅。
“到目前已經確定姓名的有72位烈士,但還有16位沒有名姓,所以在我有生之年,一定會加緊努力,絕對不會放棄,盡最大的努力弄清這16位英雄的身世。”
時值金秋,記者來到河北阜城縣城東南5公里的“千頃洼”。昔日草木稀疏的“荒沙大洼”,經過幾代人的植樹治沙,已成為萬畝森林公園。在“疊翠林海”深處,就坐落著本齋紀念園。
王志杰迎了出來。今年69歲的他皮膚黝黑、精神矍鑠,講解起來中氣十足,聲音渾厚中略帶幾分沙啞,幾句話便能把參觀者帶入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他目前是陵園的保安員、管理員兼講解員。王夢北老人走后,王志杰繼續義務守墓,直到2015年陵園大規模擴建完成后,他才有了“正式編制”,拿上了工資。
其實,在這次擴建之前,88位烈士的陵墓前,已有一座碑亭和一座紀念碑。碑亭建于1968年,為了更好地緬懷革命先烈,1984年王夢北找到時任阜城縣委書記朱志武,強烈要求建一座紀念碑。“我還能活幾年啊,再不立碑保護,我還看得見那一天嗎?”雖然縣里財政并不寬裕,但朱志武為他的精神所感動,動員全縣共青團員捐款,每人5分到2角不限,共捐了5000元錢,在碑亭前矗立起了一座高7米的紀念碑,上書“烈士捐軀地 英魂育人鄉”幾個大字,字體雄渾有力。
2015年,阜城縣委、縣政府籌資擴建陵園完工,并命名為“本齋紀念園”,紀念園共分為三個區:東區為回民支隊烈士陵園,中區為本齋紀念園的紀念區,西區為烈士墓區,面積由原來的20多畝,增加到200多畝。
在大門正北,矗立起了一座小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書毛體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大字下面有一個“兩個圓環相套”的圖案,十分別致。
“這寓意著回漢兩個民族緊密團結。下面基座上的4幅浮雕也反映了‘百姓支前’‘激戰突圍’的場景。”王志杰介紹說,陵園里還設計了“回漢一家親”主題墻、烈士英名墻、民族團結廣場等,具備教育、旅游、文化、祭掃等功能,2019年陵園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干部群眾和青少年來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擔任保安員和管理員的王志杰,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而身兼講解員的他,卻是隨叫隨到。31年來,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無論刮風還是下雨,只要有講解需求,王志杰從不推辭。“前幾年由于腰椎間盤突出,腰一直直不起來,今年做了個手術,腰能挺直了!”出院第8天,有人來紀念園吊唁,王志杰就忍著腰痛,讓老伴用輪椅推著自己講解。
“回族與漢族在歷史上不僅在生產、生活中有著相互幫助的良好傳統,而且無論是抵御外寇還是國內革命,總是站在一起。”王志杰站在“回漢一家親”主題墻前講解說,回民支隊中既有回族又有漢族,它不僅是黨團結回民抗日的旗幟,也是回漢團結抗日的旗幟。
多年來,身為一名黨員的使命和深深植根于心中的責任,讓他一直有一個心結:守護這88位烈士,卻不知道他們的姓名。
2012年,陵園開始整修時,他決心“找到”他們,讓世人永遠記住他們!可70年過去了,讓烈士魂歸桑梓,說來簡單,做起來談何容易?!
王志杰告訴記者,回民支隊老戰士的回憶錄為他提供了不少幫助。2012年,他根據父親口述,整理出了1.3萬多字的《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高紀莊突圍作戰親歷記》,里面有一些線索。他印刷了1500多冊,贈送給前來祭掃的人們,希望能從更多人那里得到烈士的信息。
采訪中,王志杰拿出了一個記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上面記錄了他為烈士尋親的點點滴滴,像這樣的本子他有七八本。12年來,他多次走訪參加此次戰斗的老前輩和家屬,先后十幾次前往衡水、滄州、保定等地尋找消息。
在陵園門衛室的墻上,掛著一副對聯,寫著“兩代人堅守傳風范 八十載矢志護忠魂”,落款是“滄縣牛洼東村魏氏家族”。王志杰說,這是88位烈士之一魏春升的親屬贈送的。
“戰爭年代,魏春升并沒有從家鄉入伍,而是在務工地加入回民支隊。因此,魏春升犧牲的消息也是傳到了他的務工地,而不是故鄉。我輾轉兩地三次,才找到他的后人。”王志杰說,在魏春升后人的幫助下,又有2名烈士的身份得到確認。
一些媒體也幫他為烈士尋親。2021年4月1日的《滄州晚報》就刊登了《滄縣籍烈士回炳耀、尹忠賢的親人,你們在哪》的報道,并很快獲得了烈士親屬的信息。
王志杰告訴記者,自從與一些媒體、烈士親屬建立聯系后,相關信息就源源不斷地傳遞過來。現在,為烈士點亮“回家”的路,他不再形單影只。
在陵園會議室,有一面尹忠賢烈士親屬贈送的錦旗,上書“烈士豐功垂宇宙 志杰丹心慰英魂”。
王志杰表示,對于剩下的16位烈士,自己絕不會放棄尋找。“因為,我就是想讓烈士們知道,不管過去多少年,當年的民族英雄,人民永遠都會記得他!”
誠
“這是馬本齋司令員的肖像,他原本是一個胖人,1米8的大個兒、大臉盤,有副壯實身板。抗擊日寇7年(注:從1937“七七事變”到1944年因病逝世),他才瘦成這樣!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也是一位英雄,她斷然拒絕日軍的招降,絕食7天為國捐軀。朱德總司令題寫挽聯:‘壯志難移漢回各族模范 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
王志杰忍不住哽咽了!講解烈士事跡時,他總是全身心投入,每每講到動情處,就會流出激動的淚水。身邊的人勸他,能不能克制一下,不要每次都這么激動,對身體不好。他答應著,可一講起來就又控制不住情緒了。
講起給父親治病的事,王志杰激動了。1979年,王夢北因病住院,王志杰陪床,正好被醫院的黨委書記看見,問明情況后特意囑咐主治大夫:“要想方設法把他治好,他可是一個有貢獻的人。”王志杰感慨地說:“后來我父親用藥后恢復得很好,說話一點都不帶打磕巴的。”
還沒進紀莊村,“中國紅色文化旅游風景區”幾個大字,與碩大的紅色五角星造型一起映入眼簾。村口還有一座巨型雕塑“鋼槍扁擔”,雕塑以兩只巨手高舉著鋼槍與扁擔,一下子把游客帶到了那場慘烈的“高紀莊突圍戰”氛圍中。
在村史館,王志杰告訴記者:“當時只有100多人的紀莊村,就有20多人投身火熱的抗日戰場,其中就有我父親動員的4個侄子。新中國成立后,我父親又把我3個哥哥送入部隊。”
村里的街道都以回民支隊指戰員的名字命名。在主干道本齋路兩側,突圍紀念館、作戰指揮部等遺址,“將軍槐”“國忠槐”“血淚井”“軍民情深”等雕塑,每一處都能把游客帶回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不能外出務工,上有老下有小,王志杰這些年的日子過得咋樣?“養牛、養豬、養雞,我全干過。梨樹、桃樹、李子樹,我都種過。”王志杰很自豪地對記者說,“賣西瓜,(在批發市場)別人賣一車,我一人能賣八九車。因為瓜個個保熟,不熟的(瓜)不摘。你不糊弄人家,人家回頭就還要你的瓜,對吧?做人做事就是這么個理兒。”
每當人們稱贊王志杰守墓的高風亮節,他都不忘家人的默默支持。“我說這里邊也有俺老太太的功勞,老太太這一輩子沒拖過后腿。”王志杰口里的老太太,就是他的老伴紀秀品。
1980年,紀秀品的母親來王志杰家串門。當時王夢北中風臥床,肢體不太協調,大小便時難免蹭到床單、褲子。剛一進院門,就看到王志杰正蹲在院中為父親清洗尿布、“屎褲子”。“可能老人覺得我人還算孝順,后來就把閨女嫁給了我。”王志杰說,“老伴兒跟我一輩子,只是有時候埋怨一下,說‘我在你們家,就沒有穿過裙子’。”
也是,紀秀品結婚一進門就伺候老人,后來操持生活、照顧孩子,現在還要照料王志杰患有癡呆的大哥。問起她有什么不滿,她只是笑著說,“就是經常吃飯的時候,他回不來……”
歲月如流,烽煙不再。曾是“人行尋路苦,鳥宿找窩難”的千頃洼,也變成了一個生態公園。除了“一紅”——本齋紀念園、“一綠”——千頃洼森林公園,往南還有“一藍”——占地2400畝的阜城湖公園。
游人佇立山亭、凝望碧水,天光水色交映、綠蔭游廊一體,“一條巨龍”造型自北方昂首而出,不由嘆滄海桑田之變、感生逢盛世之幸!
臨別時王志杰翻開手機,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那是他、大兒子和小孫子一家三代人,正在烈士墓前,深深鞠躬致敬。(記者盧剛 馮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