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的瘋牛病曾促使歐盟出臺食品原產地來源說明的相關政策,但這一政策只適用于未加工的肉類,只要對肉類食品稍作處理,就再不需要記錄原產地了。以超市供應的速凍意大利比薩餅為例,加工這種食品需要30多種原料,其中肉腸來自意大利,奶酪產自荷蘭,蔬菜來自波蘭,海蝦則來自俄羅斯,最后總部設在羅馬的公司將標簽上的比薩餅產地標為意大利。在查出“掛牛頭賣馬肉”的事件時,所有的供貨商和生產商都宣稱自己是“受害者”,將責任推給上游或下游企業和供應商。
兩天前,德國人還不無自豪地宣稱,德國食品安全有保障。德國消費者保護部部長埃格內爾向媒體表示,“德國人無需為此過于擔心。沒有跡象顯示含有馬肉成分的錯誤標識產品進入了德國市場。”但2月14日,德國有關部門對一些超市的肉類食品進行抽查時,在5家以上超市查出摻入馬肉的牛肉食品。
一時間,馬肉丑聞也成為德國最熱的話題,消費者人心惶惶,一是感到自己受到欺騙而憤怒,二是因吃了“寵物”肉感到不安。大家更關心的是,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確保食品安全。
幾天來,經過德國有關部門對大量肉產品抽查檢測,發現德國有多家超市的肉類產品包裝上注明純牛肉的食品卻摻入了馬肉,在勃蘭登堡州竟發現2.2萬盒肉類食品有問題。雖然首都柏林還沒有發現馬肉食品,但這里的大部分超市都與有問題的肉產品供應商有供貨聯系。出于謹慎,德國許多超市撤下了大量冷凍肉產品,并對其進行檢測。漢堡包、肉餡、意大利冷凍餃子等銷量大幅下降。
在德國,馬享有家庭寵物的地位,對德國人來說食馬肉根本就是一個禁忌話題。他們認為,馬是人類的朋友,吃它的人就不是人。這也許是因為德國人和馬從歷史上就建立起了深厚關系的原因,以至于在二戰后食物大短缺時代,他們也不把刀叉指向他們的朋友。
對于消費者來說,更重要的是他們食用了什么樣的馬肉。德國媒體評論說,要是這些馬肉真的是從東歐國家來的,那么,人們應該慶幸。因為,在東歐一些國家,歷史上一直使用馬車代步。最近幾年,這些國家政府頒令禁止馬匹上路,導致大量馬匹被送進了屠宰場。但如果摻馬肉的肉類來自西歐國家,這就意味著,這些馬肉根本就不是按照動物食品的標準加工處理的,這里的馬場主人們會給馬喂各種各樣的藥物,愛爾蘭食品安全機構就查出馬肉中含有止痛劑的藥物成分。 (本報柏林2月16日電本報駐柏林記者柴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