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因釣魚島紛爭而緊繃的關系已進入第三個年頭,日方不時的挑釁與刺激使得局勢一直難平。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環球報》刊文稱,現在已經到了中國與日本為島爭降溫的時候,兩名來自美國的作者更是為中日解決島爭開出“藥方”,其中包括減少在釣魚島海域巡邏的頻次以及叫停公眾交鋒等。
文章的作者是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的中國軍事研究中心主任莫利普•桑德爾斯(Phillip Saunders)以及高級研究員詹姆斯(James Przystup)。文章稱,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2月22日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雙方極有可能重點討論了中日間危險重重的對峙局面。表面上看來無足輕重的島爭目前已成為亞太局勢的“炸藥桶”,逐步升級的言辭及交鋒極有可能引發“爆炸”。目前亟需的是一條通往對峙“降級”的道路。
在目前高度情緒化的氣氛之下,兩國的主權之爭不可能得到解決,海峽兩岸關系更增添了此事的復雜性。對中日來講,當前的政策任務是,將在一個限定地理區域內發生沖突和誤判的風險減至最低。
基于中國與日本均希望能避免沖突,文章為中日島爭開出“藥方”,即不同方法落實起來的難易程度不同,但均都需要雙方克制與互相協調。
第一,減少巡邏。文章認為,兩國均應該減少在釣魚島海域巡邏的頻率,并保證使用巡邏船而不用軍艦。雙方應該承諾限制那些活動人士的登島行為,禁止在島上的任何建設行為。對中國來講,不應該再派國家海洋局的飛機進入這一海域,因為日本海岸警衛隊沒有飛機可以攔截中國飛機,只能從沖繩派軍機。這將加大雙方發生軍事沖突和人員傷亡的可能性。
第二,建立危機管理機制。雖然落實細節會花費一些時間,但雙方一旦認識到這一機制的必要性,就能恢復冷靜,重建信心。中國與俄羅斯、韓國和美國均開通了軍事熱線電話以應對潛在的危機,東京曾多次要求與中國開通這部熱線,以供高層政治與外交對話,但中國曾以時間不合適為由推卻。“如果說現在時間不對,更待何時?”文章問道。
第三,公共外交停火。東京與北京均已十分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并向國內的民眾大力宣傳,爭相向國際社會吁請聲援。但是,這只會激發國內輿論的情緒,并刺激對方的決心。因此,公眾交鋒停火,可以給局勢降溫,為外交解決途徑提供機會。
文章最后總結說,“達到和解是雙方外交家的職責,雙方領導人雖然各持強硬立場,但均深知雙邊關系事關重大。也許最好的辦法是找到新的穩定,雙方均限制巡邏的頻率、規模和時間,只用一種可預見和非挑釁的方式,部署準軍事力量來處理這一問題。”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