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之爭:征還是不征?
支持方
甘肅天水的王女士夫婦都是高中老師,一個兒子在外上大學,2002年在當地買了現在的這套住房。“早就聽說要征房產稅,我認為人總要有個居住的地方,所以首套不該征,可以從第二套房起按面積征稅,這樣人們就不會再瘋買房了,剩下的房可以給真正需要房的人。”
擁有一套住房的太原李女士也表示,不應該對首套住房進行征稅。 “很多人都是攢了一輩子錢就是為了住個大點的房子,享受一下,好不容易買上還要交稅?如果按照平米數征,大家都不會愿意的。但對二套或多套征收,我沒有意見。”
反對方
天津市縫紉機廠下崗工人顧先生,早年攢錢在河東區蓋了房子,又給兒子貸款買了套婚房。他現在開出租車賺錢,幫兒子還房貸。他說:“我為國家工作了30年,現在退休工資一個月是1500元。國家福利分房的時候就沒給我們工人分房,好不容易貸款買套房,現在還讓我們交稅?我沒錢交。”
他還說:“如果一定讓我交稅,國家得把工廠破產前欠我的住房補貼什么的都補給我。收富人的稅我不反對,收我的稅我肯定不給。”
擁有4套房產的私營企業主劉先生認為:“我們的錢也是自己實打實拼出來的,攢點房產也不容易。如果不能財產公示,不收貪官的稅,只收富人的稅,那改革就是在制造不公平。”
合肥的張女士擁有3套住房,她表示: “不應該征房產稅,買幾套房是個人的權利,況且我的房也不是用來投資的。”
天津一事業單位干部李明有兩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他表示,工薪階層房子占個人財產的比重非常大,收入有限,租金是重要的收入來源,“現在我第二套房的房貸都沒還清,交稅加重了老百姓負擔。對我而言,要是收稅,我不能眼睜睜賠本,肯定要轉嫁到房租上去,這樣不僅難降低房價,反而會推高租金價格”。
另外,上海某公司職員也對目前增量試點方式提出不同意見,她認為,像自己這樣剛剛買房的其實是窮人,而作為房產稅征稅主體的富人早就買了房,按照試點做法,改善居住條件的正當訴求要交稅、享受了利益的富人卻不用,這既是一種“既得利益固化”,更是“劫貧濟富”,“是在制造新的稅收不公平”。
態度模糊方
廣州一事業單位中層干部表示,被查出擁有22套房的“房叔”———廣州番禺區城管局政委蔡彬已被立案調查。“一個處級干部在一個城市的‘家底’就如此觸目驚心,要真是全國聯網、試點鋪開,得面臨腐敗官員的多大阻力,要是像房叔這樣的貪官22套房都不怕,我就兩套房,肯定不怕房產稅。”
某開發商表示,在當前調控背景下,如果房產稅的調控力度過大,可能抑制改善性購房需求,在經濟筑底回升的關鍵時期,可能對房地產市場發展乃至經濟增長帶來一定影響。
一位稅務專家指出,自房產稅提出以來,公眾始終對房產稅的政策目標認識模糊。如果是打著房地產調節稅的幌子收財產稅、以期降低輿論阻力的做法是十分短視的,房產稅涉及公民的重要財產權,不能為了某種短期需要倉促推出,否則不僅損害公民的合法產權,也易對公共政策的嚴肅性造成傷害,引發不必要的民意反彈,面臨更大的被動。
專家解析:對房產稅征收范圍進行細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倪紅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民眾阻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本已不高的收入再次被剝奪。因此,應對房產稅征收范圍進行細化,確定起征點,而起征點要考慮排除低收入人群和房產面積合理的人群。
倪紅日指出,我國免征的標準原則上應該根據中國各地區不同的情況,把居民自住合理面積,比如說人均多少面積以下的,納入到免征的范圍內。而如果你多占有房產,等于多占有國有土地,多占有基礎設施的服務,那就應該交稅。因此,普遍征收房產稅的觀點不太合適,從征管上來講也面積太大,征收范圍大約在20%至30%的高端人群。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也認為,政府應及時將對未來改革的基本考慮做必要的信息披露,給社會公眾吃定心丸,這樣原本站在反對方的一部分人會站在支持方。
他指出,一方面由于不好認定一套住房究竟多少人住,對于人均面積不好設定,因此,應免征第一套住房,以保障公眾生活必需。另外,在中國投資渠道稀缺的背景下,第二套房具有社會保險功能,相當于給自己買了商業性的社會保險,因此,應稅率應從輕。“所以總體來說,應免征第一套住房,第二套住房稅率從輕,三套以及以上實行累進制高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