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假藥是怎么到消費者手上的?

來源: 新華網  
2013-03-15 21:32:58
分享:

  號稱奇效的“藥品”不過是面粉兌香精,虛假醫藥廣告鋪天蓋地,快遞代收藥款維權艱難……“3·15”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記者采訪相關部門,追溯了假藥的制售鏈條。

  租民房,兌膠囊“特效藥”產自小作坊

  租兩間民房、買一堆白面粉、添加上藥類香料、染上不同顏色、分裝進膠囊……神乎其神、無所不能,專治正規醫院感到棘手的疾病的“特效藥”就誕生了。

  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介紹,2012年3月29日,該省潛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配合公安機關,在潛江市園林辦事處城南村二組的兩間被租用的民房里查獲了一起典型的制售假藥案。

  記者采訪了解到,警方在該出租屋內收繳的假藥有21種4萬多盒(板),案值金額近百萬元。而這些藥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治療慢性病的膠囊類藥,諸如“蟲草清肺膠囊”“心腦聯通膠囊”“結石清膠囊”“降脂通脈膠囊”“百癬夏塔熱膠囊”等;一類是治療隱私性疾病的藥丸,包括“蒙王神鞭丸”“中華再造神鞭丸”等。

  這些藥品都利用了患者平時難以治療求速效的心理,號稱“祖傳秘方”“當天見效”“永不復發”“無副作用”,而據犯罪嫌疑人交代,這些假藥的主要成分都差不多,就是白面粉,只是添加了不同的藥類香料,然后染成不同的顏色,分裝進膠囊后,貼上不同的包裝就行了。

  而在湖北通山縣查處的另一起牽涉湖北、陜西、廣東、北京等四省市的“美國種瑪膠囊”案中,號稱壯陽的“美國種瑪膠囊”“奧特龍膠囊”,不過是保健品兌西藥成分。

  犯罪嫌疑人張勇在保健食品晨露牌洋參芪杞膠囊中添加偉哥粉生產“美國種瑪膠囊”“奧特龍膠囊”,涉案金額達3000余萬元。經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張勇等人生產銷售的上述兩品種含有“他達那非”或“西地那非”或這兩種物質的混合物。

  買資料,打廣告快遞發藥代收錢

  假藥做好了,怎么賣出去?

  一是通過網絡、報刊和電視購物發布虛假廣告。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查獲的制售假藥案中,往往少不了網絡的影子:潛江查處的制售假藥案以北京同仁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在藥品招商網上發布廣告、寄發招商宣傳冊等方式推銷生產的假藥;“美國種瑪膠囊”有兩個專門的網站售藥,留有所謂的熱線電話,通過電話訂貨。

  而這些銷售假藥的網站很容易死灰復燃。記者在百度搜索“美國種瑪膠囊”,依然能出現一批類似的假藥網站,只不過地址換到了河南鄭州。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有些制售假藥網站的首頁甚至還制作了“315打假”的標示,掛滿了中消協、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的打擊假冒嚴防偽劣,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公告。

  二是購買患者資料電話促銷。武漢市藥監局聯合公安局查獲的一起銷售額達30余萬元的假藥案中,犯罪嫌疑人從網上購買大量患者資料,通過電話促銷的方式冒稱“糖尿病病理基因藥物研究院”醫生進行電話促銷。

  記者了解到,一些假藥銷售商組織所謂的專家,打著免費旗號在社區、商場、藥店進行“健康講座”推銷藥物,同時獲取患者健康信息,進一步進行推銷,一些老年消費者非常容易上當。

  三是快遞代收貨款。潛江制售假藥案中,犯罪嫌疑人主要通過潛江一家快遞公司發往全國各地,這家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明知這些藥有問題的情況下,還助紂為虐,因涉嫌共同犯罪已被警方控制。

  武漢市藥監部門查處的銷售假藥案中,犯罪嫌疑人在假藥倉庫內進行簡單的貼標簽和外包裝,通過武漢宅急送快運有限公司和湖北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以“武漢錦臣飛訊物流有限公司”和“武漢鑫源海商貿有限公司”名義向患者發運假藥并代收貨款。

  湖北省消委介紹,一些不良商家委托物流公司先收取貨款或者設置陷阱引誘消費者先匯款,之后實際產品與廣告相去甚遠,商家就設置種種退換障礙,故意推諉拖延,消費者獲知的信息不對稱,權益極易受到侵害。

  層層管控層層突破打擊假藥還需部門聯合

  事關廣大消費者生命安全的假藥,卻能突破層層監管,甚至屢禁不絕,癥結何在?

  一是虛假廣告監管不力。湖北省消委副秘書長陳勝介紹,2012年,全省消委組織共受理電視、網絡、廣播、報刊等各類媒體購物投訴725件,同比上漲20%,涉案金額逐年增大,廠家違法行為更加隱蔽,尤其是老年消費者最易上當。一些提供消費信息的中介平臺未盡到監管的責任和義務,沒有審理廣告內容即發布信息,而出現售后問題后又相互推諉不負責任。

  二是多頭管理。廣告發布歸工商部門管,藥品審查歸藥監部門管,廣告管理部門不負責審查醫藥內容,內容審查部門又無廣告監督處罰權,行政執法部門在確定虛假醫藥廣告違法上出現困難,后續執法缺乏手段,若沒有公安部門配合,難以起效。

  業內人士建議,多部門聯合執法,改變”九龍治水”的局面,還應當加強對虛假醫藥的立法,加大對制售假藥的打擊力度,起到震懾作用。同時,消費者應當提高防騙意識,宣稱保證治愈或者隱含保證治愈等療效的醫療廣告是違法的,不應輕信。(記者 李建平)

關鍵詞:假藥,消費,消費者責任編輯:趙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