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認真的投資者而言,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個忙碌的時節。這兩個月是上市公司年報集中披露的階段。目前,已有約4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2年年報。隨著資本市場不斷成熟,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與宏觀經濟關系越來越緊密。研讀上市公司年報,可以感知經濟運行新的變化;而對宏觀經濟格局的把握,也會讓投資者在確定投資方向時心里更加有底。
經濟轉型
幾家歡喜幾家憂
消費 股顯現成長潛力,投資類 股票 則處在一個相對艱難的時期
近幾年來,消費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投資的貢獻率則相應有所下降,這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趨勢,而這一變化也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業績上。
旅游是目前消費增長的熱點領域,旅游類上市公司的業績由此“水漲船高”。中國國旅(601888)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2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44.76%,每股收益達到1.13元。公司表示,受益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實施和進一步放寬,公司免稅業務收入和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云南旅游(002059)的年報也顯示,去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加超過四成,其旅游景區、旅游地產、旅行社、會議餐飲和物業服務等板塊實現的營業收入增幅均超過15%。
文化消費近年顯現了巨大的潛力。樂視網(300104)2012年實現凈利潤1.94億元,同比增加48.1%。2012年,樂視網的流量、覆蓋人數等繼續穩健提升,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盈利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光線傳媒(300251)、華誼兄弟(300027)等影視類公司去年也都實現了頗為快速的增長。在消費升級過程中,主營珠寶的老鳳祥(600612)受益多多。根據其業績快報,公司2012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增20.95%,凈利潤也增長16%,主要原因是公司核心業務黃金珠寶首飾拓展市場收效顯著,由此帶動銷售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同步增長。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關注度不斷提高,屬于大消費概念的醫藥行業成為去年整體表現最為搶眼的板塊。據統計,目前已公布年報或業績快報的醫藥上市公司有80家左右,其中絕大部分實現正增長,增長率超過30%以上的公司占近1/3。醫藥股的業績增長也得到市場的熱情回應。今年以來,醫藥股整體漲幅超過20%,相對A股整體的估值溢價也達到歷史高位。
與消費股相比,投資類股票則處在一個相對艱難的時期,成為業績下滑扎堆的群體。截至3月18日公布的近400家年報中,凈利潤出現負增長的150多家,其中有22家來自機械設備行業。據分析,機械設備行業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各地施工項目增量有限,導致2012年工程機械延續頹勢,各重點產品銷量下滑明顯。
水泥行業的業績也明顯受到投資增速放緩的拖累。四川雙馬(000935)年報顯示,公司在營業收入僅下降8.3%的情況下,凈利潤降了94.77%。公司認為,房地產限購政策等抑制了水泥需求,導致水泥單價下跌,是盈利未達預期的主因。此外,福建水泥(600802)、天山股份(000877)等業績也都出現大幅下降。
企穩回升
藍籌股表現穩定
藍籌股穩定的業績表現,受到機構投資者青睞。中小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相對顯得弱一些
中國經濟增速在2012年經歷了從回落到企穩回升的轉換。去年四季度以來,無論宏觀層面還是企業層面,經濟發展均出現了向好的趨勢。作為上市公司中流砥柱的藍籌股,2012年年報業績也體現了較為穩定的特征。
以銀行股為例,興業銀行(601166)、民生銀行(600016)2012年業績增幅都超過了30%,寧波銀行(002142)、招商銀行(600036)的增長也達25%左右。此前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商業銀行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9%,而2011年凈利潤增速則為36%,有較大幅度下滑。雖然增速放緩,但考慮到銀行業已連續數年高速增長,目前的放緩也是一種正常的回歸。
正處在調控漩渦中的房地產板塊,則呈現業績兩極分化的態勢,預增和預減的公司幾乎相當。在房地產板塊中,既有公司2012年陷入虧損,也有公司凈利潤有望翻倍。而地產龍頭股萬科、保利、招商等的業績表現,則體現了“強者恒強”的定律。萬科2012年年報顯示,其凈利潤同比增長30.4%;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9.66%,為1993年以來最高水平。
藍籌股穩定的業績表現,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年報顯示,萬科A(000002)的QFII持股數量從上期的7986.8萬股上升到去年末的1.68億股,一個季度上升幅度達110%,上海機場(600009)的QFII持股也上升了91%。此外,南京銀行(601009)、中海發展(600026)等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中,也閃現著QFII的身影。
與大公司相比,中小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相對顯得弱一些。根據1000余家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披露的年報或業績快報,去年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整體業績表現為負增長。
行業下滑
業績“地雷”不可不防
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行業景氣下滑拖累而交出難看“答卷”
“預計虧損72億元”。當中國中冶(601618)公布其2012年業績預報時,很多投資者都感到很驚訝。
據稱,中冶的巨額虧損源自鋼鐵業務低迷、“走出去”戰略受挫以及光伏行業巨虧等多重原因的疊加。事實上,因為行業景氣度下滑而引發上市公司巨虧的,早有先例。因為海運市場萎縮,中國遠洋(601919)2011年巨虧104億元,成為當年的“虧損王”,2012年上半年中國遠洋繼續虧損48.72億元。
光伏產業是2012年較為“悲催”的一個行業。由于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價格下跌,這個板塊成為虧損股集中的地方。航天機電(600151)年報顯示,2012年度公司虧損8.89億元,每股虧損0.843元,主要系光伏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等。超日太陽、天威保變(600550)、向日葵(300111)、東方日升(300118)、天龍光電(300029)、海得控制(002184)、精功科技(002006)等光伏產業相關個股業績均告巨虧。
不少鋼鐵上市公司在2012年也開始出現虧損。由于行業低迷,鋼材價格持續走低,社會庫存增加,整個鋼鐵行業處于虧損狀態。不少公司的主要產品平均售價同比下降較多,而其成本卻未能同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