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要是流淚,大家就哈哈大笑;王蒙要是嘆氣,大家就覺得是玩(笑)。”王蒙一言不發地聽了一下午大家對他作品的研討后,賣萌總結,“這個說法有點意思,說明我喜歡的面有點廣,觸點和大家有點不一樣。”
昨天,在浙江農林學院的茶文化學院二樓露臺,王蒙應著名作家王旭烽的邀請,參加了“王蒙作品生態思想研討會”。青山、綠水、微雨、春茶,這是個充滿自然野趣的文學研討會。
“有人說,中國的小說家有兩個半天才,一個是莫言,一個是賈平凹,還有半個是王蒙。為什么王蒙才半個?因為他關注其他去了,比如政治、紅樓、莊子,他憂國憂民去了。”說這話的,是王蒙自己,他今年80歲,酷酷的黑色皮衣,竟萌點十足地圍了條彩色絲巾。
舊稿重逢熱淚橫流
找到“自己的中段”
昨天下午的研討會上,有人用“憂國憂民”四個字來評價王蒙。
聽到這,王蒙自己先笑了,“人家都說‘你憂國憂民干嗎啊?’”
可王蒙說他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比如,我下個月要推出的新書《這邊風景》,就是憂國憂民的典型。”
王蒙說,《這邊風景》的出版,算是填補了他創作鏈條上空缺的16年。“重讀舊稿、悲從中來,我在這部小說中找到了38歲到45歲的王蒙,就好比一條清蒸魚找到了自己的中段。”
1963年,29歲的王蒙下放到新疆,在新疆度過了風華正茂的16年,《這邊風景》是他在這16年里創作的唯一一部小說。
“這部作品在‘文革’期間寫成,所以里面有些東西顯得特左,當時自己覺得不好改就擱置起來了。去年年初五,在我愛人去世最痛苦的時候,我和兒媳在打掃房間時,翻出這部70多萬字的小說。”
“這是從墳墓中翻了一個身,走出來的一部書。”王蒙很淡定地形容著。
半個世紀后的重逢,讓耄耋之年的王蒙老淚橫流。“這是五十年前的大呼小叫的歷史,從遺體到新生。”
展現邊疆風情細節
美食小吃一網打盡
王蒙這樣形容自己在“文革”中的寫作:
“從理論上說,我們認為創作越自由越好,在自由的情況下,想象力和創造性能得到最好的發揮。但是在這種絕對自由的情況下,你寫得太容易了,就不會多花心思。我只能說戴著腳鐐跳舞,有戴著腳鐐跳舞的特色。”
“那些最好的作品,誰沒有‘腳鐐’——曹雪芹、屈原,李白、托爾斯泰沒有腳鐐?”王蒙問與會的人。
不過,對這部連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小說,王蒙進行了認真的修改。他把“特別過分”的詞句改成了相對客觀的說法,并在每一章的結尾加了一節“小說人曰”,類似《史記》中的“太史公曰”,以記錄整理舊稿時的心情。
其實,除了“文革”,由于書寫新疆題材,《這邊風景》也涉及很多那兒的風土人情,有如打開了新疆的后廚房。
“抓飯、烤肉、牛雜碎、馕、油搭子、列巴、酥糖、奶疙瘩、馬奶酒,各種干果加四季茶飲。”王蒙一口氣報出十幾種小吃名,他還意猶未盡,說自己在書中公開了這些私房美食的秘方,“我用文字將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小吃一網打盡。”
當時,王蒙在人民公社里擔任副大隊長,和維吾爾族兄弟同吃同住同勞動。70多萬字的《這邊風景》描寫的正是新疆伊犁的農村生活。
“從個人生命來說,這是我的盛年。我現在都不清楚,當時怎么能把新疆少數民族農民生活寫得那么細。”按他的話講,“吃喝拉撒、婚喪嫁娶、從頭到腳,什么都寫到了。”
“我甚至寫一個善良的維吾爾族女孩,在新婚之夜按照習俗要幫新郎脫靴。而思想進步的新郎認為應該男女平等因而拒絕了,于是女孩心里很想不通。”當王蒙再次閱讀自己的舊作看到這些細節時,自己都感到驚訝:“我怎么鉆到人家洞房里去了!”
記者 王湛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