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生老人在修車。新華社發
退休后本該頤養天年,他卻重操舊手藝,擺攤修理自行車。14年老人修了無數輛車,也掙了10多萬元。可他將這些錢陸續捐了出去做善事,老人說,他擺攤修車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掙錢行善。他曾表示,如果身體允許,自己要修車修到90多歲。他就是原南通市港閘區閘西供銷社職工,曾榮獲“江蘇慈善獎”,入選“感動江蘇”十大人物的胡漢生老人。12日,老人在自己攤前修車時突感不適,入院后心源性猝死,享年86歲。老人離世前一天,仍然打算再次捐錢。
3年修車攢錢為鄉親修了條200米的水泥路
胡漢生老人生于1927年,年輕時曾學得一手修車的好手藝。從供銷社崗位退休后,老人卻無法適應閑適的生活。在退休多年后,他覺得不如重拾老手藝,擺個修車攤,一來為提供服務,二來也鍛煉身體。
于是,從1999年開始,胡漢生老人在港閘區唐閘老街上擺起了修車攤,3年下來,老人攢下了18000多元。老人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生活有退休工資。這筆修車攢下的錢怎么用?老人想到為過往群眾做點好事,他家門口原有條小路,一到下雨泥濘不堪,14戶人家行走困難。與家人商量后,老人把3年的修車收入全部拿出來找了施工隊,很快,一條長200米的水泥路建成了,周邊的居民都方便了。
“修車的錢,家人誰都不準動,我有大用處”
修成了一條路,老人也為修車掙的錢找到了“出路”。他決定,修車的錢家人誰也不準動,也是自己的“私房錢”,“有大用處”。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他又靠修車攢下1萬元。這些錢,大都是零錢或硬幣,老人細心地用繩子一捆捆扎好。在家人支持下,2005年11月,他用紙袋將一萬元包好,又用報紙裹了好幾層,一路詢問來到南通慈善總會,他要將錢捐出去。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了解到這筆捐款的來歷后,都勸老人將錢拿回去,好好安排晚年生活。可是,胡漢生卻執意要捐贈。望著被捆扎得整整齊齊、還散發著淡淡霉味的零錢,工作人員感動不已。此后,每逢有人需要幫助,老人就慷慨解囊。2008年,四川大地震,他在第一時間捐款1000元。
1元修一次車,攢滿1萬就捐出去
存個萬把塊錢,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算太難,但對于胡漢生老人來說,可真不容易。修一輛車一般1元錢,遇到困難的人還免費。這幾年自行車少了,修車的生意也沒有以前好,一天收入也就十幾塊。可每攢夠1萬元,老人就將錢捐出去。因年事已高,老人的身體每況愈下,去年開始,老人的耳朵有點不太好使,即使這樣,他戴上助聽器,還是每天出現在修車攤前,依然堅持修車攢錢、助人行善。為了讓更多的人加入做好事的行列中,老人還在他所在的龍潭村成立“漢生愛心互助協會”,至今已經募得各方愛心捐贈40多萬元。
老人先后榮獲首屆“江蘇慈善獎”,去年還入選“感動江蘇”十大人物,可老人卻對名利很淡泊,各級政府獎給他的錢,他也悉數捐出。今年1月23日,剛剛從南京領獎歸來的老人,再次向“漢生愛心互助協會”捐出修車款1萬元,至此,老人累計向社會捐出修車收入10.3萬元。
有人對胡漢生說:“有些富人都不舍得花錢做善事,你是一個普通百姓,年紀這么大了,收入也不多,為啥舍得捐這么多錢?”老人笑著說:“這是人生價值不同,現在我不愁吃穿,吃得太好了還會得富貴病,趁著身體還可以,為大家修修車,將修車的錢做些慈善,心里踏實。”
猝然離世留下遺憾,很多人自發來吊唁
得知老人猝然離世,許多人自發來到設在其家中的靈堂吊唁。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老人家中。老人的小兒子胡振平說,4月6日,父親正修車時,突然感覺頭暈出現身體不適,最終遺憾離世。
“父親平時省吃儉用,連理發都是讓母親用剪刀替他打理。平時除了修車,回家的路上還會順帶著撿些塑料瓶子等廢品,心里總想著要攢錢行善助人。”胡振平哽咽著說。“就在他離開的前一天,他還跟我說要再多修點車,然后將政府剛獎的幾千元錢湊一起捐出去。”
"修車攢錢,助人行善’是父親最大的心愿。如今他離開了,我們都十分悲痛,但他的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兒女們學習。”胡振平說。
揚子晚報記者郭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