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 地方債風險不樂觀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2013-04-17 07:46:40
分享:

 

  [比經(jīng)濟下滑更危險的,是警惕地方政府在“穩(wěn)增長”的煙幕彈下,再次拿出龐大的投資計劃,將政績留給自己,將債務留給銀行和后任]

  惠譽上周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降至A+,理由是擔心政府債務膨脹及影子銀行擴張損害金融穩(wěn)定。這是自1999年以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首次被一家大型國際評級機構下調。

  “四萬億時代”過后,以平臺貸款為主的地方債務風險,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成為盤旋在中國金融體系上空的一層巨大“黑云”,惠譽此舉不過是國內外憂慮情緒的最新反映。

  2011年6月,國家審計署發(fā)布了有史以來最權威的一份地方債務統(tǒng)計報告,據(jù)其披露,截至2010年末我國地方債余額為10.7萬億元。去年以來,由中國銀行(601988)首席經(jīng)濟家曹遠征、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jīng)濟學家馬駿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領銜的三支團隊,相繼發(fā)表了關于中國“國家資產(chǎn)負債表”的研究結果,引發(fā)強烈反響。

  進入2013年,政府債務問題更是成為機構的研究熱點。近期包括華泰證券(601688)、招商證券(600999)和平安證券等紛紛進行了測算,對于15萬億左右的地方債規(guī)模,基本形成了共識,同時均對以城投債和政信合作為代表的“影子債務”表示了擔憂。

  糊涂賬與黑匣子

  某種程度上,相比中央政府債務,我國地方政府債務既是“糊涂賬”,也是“黑匣子”,沒有人知道規(guī)模究竟有多大,也沒有人了解這些錢的確切去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沒有合法的舉債權力,加上普遍政企不分,人們很難界定地方政府債務的范疇,對其統(tǒng)計就難上加難。

  一個例證是,僅僅對于地方融資平臺和城投債的界定,就五花八門。2011年,審計署和銀監(jiān)會均發(fā)布了平臺貸款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前者認為不到5萬億,銀監(jiān)會的口徑是9萬多億;至于城投債規(guī)模,從來都是眾說紛紜,廣義狹義出入甚大。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表示,地方政府債務的透明度不高,不是那么容易說清楚,他的估計是超過20萬億元。

  在3月底發(fā)表的《估算地方政府債務》的報告中,華泰證券估計,地方政府債務金額2011年為13.2萬億,2012年達到15.3萬億,2013年預計在16.3萬億。

  招商證券亦在近期指出,據(jù)初步估計,2012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約15萬億,較2010年末增長38%。

  平安證券首席經(jīng)濟學家鐘偉將問題核心放在了投融資平臺上,他認為平臺債務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在銀行體系內,估計余額大約是10萬億;另一塊是在影子銀行系統(tǒng)內,余額在3萬億~8萬億之間都有可能。這樣一來,僅地方融資平臺負債就在13萬億~18萬億。

  實際上,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上述統(tǒng)計均著眼于省市縣三級政府,而對于基層的鄉(xiāng)村債務并未覆蓋。去年9月份,海通證券(600837)在總結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指出,2010年末我國鄉(xiāng)村兩級的債務約1.68萬億元,而且“這一估計仍然相對保守”。

  地方債風險幾何?

  從《預算法》的修改,到縣域財政整固計劃,似乎折射出中央已經(jīng)關注到了地方債務問題。鐘偉稱:“我們認為這塊是中國式影子銀行中,風險最容易失控的部分,地縣債務狀況尤其令人擔心。”

  今年3月初的兩會期間,銀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曾透露,目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規(guī)模為9.3萬億元,兩年只增長了2%,總量規(guī)模得到了控制。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這一口徑很可能偏保守,因為這一數(shù)據(jù)或許沒有包括之前被整改為公司類貸款的退出類平臺貸款。所謂退出類平臺,是指資質較好、治理完善并且現(xiàn)金流全覆蓋的融資平臺,對其發(fā)放的平臺貸款可以視為一般公司類貸款。

  在招商證券分析師肖立強和羅毅等人看來,即使不考慮上述因素,過去兩年間,“在基建信托、城投債、短融中票等類影子銀行快速膨脹的背景下,平臺貸款償還與重新增加有巨大的騰挪空間”。

  中國信托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末投向基建的信托余額為1.65萬億,較2010年末凈增加6556億。

  鐘偉認為,目前地方政府的年稅收大約2萬億,土地出讓等非稅收入大約3萬億,就算地方財力是財政收入10萬億總盤子中的7萬億,地方投融資平臺的風險也很大。

  “平臺負債余額每年的利息可能在1.5萬億~2萬億,這要求地方財力每年至少增長20%以上,新增財力才能覆蓋債務利息。如果沒有新的分稅制改革,地方政府基本已喪失了地方債務的償還能力。”鐘偉說。

  方正證券(601901)相對樂觀,該機構認為,隨著經(jīng)濟氣溫回升和房地產(chǎn)市場回暖,地方政府付息能力提升。債務增量有限且付息能力提升,意味著地方債務尚無近憂。

  不過,方正證券分析師石磊承認,雖無近憂,遠慮依然是債務本金的清償安排。他稱,地方債務本金問題的解決需要對地方政府行為規(guī)范和重新定位,引進市場機制解決投資問題,對現(xiàn)有項目和資產(chǎn)通過引入多元化的股東,分擔地方政府投資壓力,創(chuàng)新債務融資方式,嚴格財政紀律,避免債務總量的無序增長。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在現(xiàn)行金融體制下,地方政府為基建融資,對銀行貸款和土地財政的依賴是必然的,所以房地產(chǎn)部門的風險和融資平臺的風險是綁定的。銀行的風險與融資平臺和房地產(chǎn)部門的風險綁定。

  “這個風險鏈條中,保證現(xiàn)金流最關鍵的點在于居民部門保持旺盛的住房需求。”海通證券分析師李寧表示,只要房地產(chǎn)價格和交易量能夠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增速,土地價格也就能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并具有流動性。融資平臺現(xiàn)金流能夠維持,債務就沒有違約的風險。

  一位評級業(yè)資深人士近日向《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表示,隨著財政收入的全面放緩,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的支持力度在弱化。目前,地方政府的收入基本是三塊,本級財政收入、轉移支付和返還收入,以及土地出讓收入,基本上各占1/3。該人士說:“它們的增長速度都在下降,意味著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本身的支持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有關民生的剛性支出比例在不斷上升,財政缺口可能會不斷增大,從而使得財政對國有資本以及融資平臺的支持可能大幅度下降。”

  中誠信創(chuàng)始人、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研究所聯(lián)席所長毛振華告訴本報,地方債的問題不在于存量,而在于地方政府并沒有完全遵守債務市場的發(fā)行規(guī)則,政府對債務的擔保不是在法治體系內。一旦真出了問題,地方政府的保障得不到清晰的法律結論。

  毛振華說,一些地方政府在拿到錢之后,投入那些根本沒有回報的橋梁和公路,盡管在報表上,它們都是資產(chǎn),但是沒有收入,不能套現(xiàn),這種情況在發(fā)達市場是不允許的。

  “地方債風險可能還會延緩,因為現(xiàn)在還在循環(huán)發(fā)債,或者說借新還舊。”毛振華稱,但眼下的問題是,我們不清楚地方政府究竟能承擔多大的規(guī)模。

  不過,在項懷誠看來,中國政府的債務并不是非常危險:第一,債務率本身不是特別高;第二,中國政府的債務基本上是內債;第三,中國政府債務“總體上看還沒有看到特別壞的、效率特別差的案例”。

  政府負債的權力必須關進籠子

  一位分析人士稱,未來重點是進一步摸清地方政府資產(chǎn),作為償債保障。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編制資產(chǎn)負債表,也可加強地方政府信用透明性。

  去年末以來,監(jiān)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新政,旨在限制地方政府新增債務擴大,避免地方債務風險進一步積累,尤其是影子債務的無序擴張。

  誠如新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所言,對于地方債務,要分門別類,先采取一些政策,制止住地方政府債務擴張的趨勢,再研究什么樣的制度,開一條正道,堵住那些歪門。

  中誠信證券評估公司副總裁陳斌日前撰文稱,從主流的分析研究看,市場基本上還是相信借給政府的錢是安全的。因為政府的可用資源、現(xiàn)金流、投資資產(chǎn)、期限配置、市場流動性等因素支撐了現(xiàn)有融資規(guī)模。

  不過,陳斌認為,對未來的擔心包含著兩層憂慮:政府負債的限度在哪里;誰看管著政府借錢。即政府負債的權限與責任、負債的程序與監(jiān)督,歸納在一起,就是政府負債的權力必須要關進籠子。而這個籠子的支柱就是紀律性和透明度。

  “沒有紀律約束和透明度的負債行為是夜路狂奔。狂奔在路上的不僅有政府及其相關發(fā)行人,更有掏了真金白銀的投資者。”陳斌說。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經(jīng)濟學者說,地方投融資平臺經(jīng)過過去兩年的展期,到今年已經(jīng)拖不動了,目前的方案是建立地方政府的資產(chǎn)管理公司,標志著政府可能在地方財政上有些新構想。

  申銀萬國分析師李蓉認為,一旦地方融資平臺出現(xiàn)難以清償債務的情況,風險最終會轉嫁到所借貸的銀行。如果地方政府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隨著風險向上級傳導,地方債務的償還責任不得不由中央財政兜底。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金融穩(wěn)定目標上存在激勵不相容和責任不對稱問題,意味著銀行對地方政府而言已經(jīng)蛻變?yōu)橐粔K典型的公共地,地方政府對國有銀行有‘過度放牧’的激勵。”李蓉稱,盡管中央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控制地方融資風險,但地方政府一般通過對地方控股和全資金融機構的干預,并沒有慎重考慮還貸的成本,從而過度放大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

  對于中國經(jīng)濟而言,比經(jīng)濟下滑更危險的,是警惕地方政府在“穩(wěn)增長”的煙幕彈下,再次拿出龐大的投資計劃,將政績留給自己,將債務留給銀行和后任,這種多年來累積的風險已經(jīng)無以復加,不下決心解決,則很可能成為中國經(jīng)濟面臨的最可怕的定時炸彈,炸掉中國經(jīng)濟的未來。李蓉對此不無憂慮。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關鍵詞:地方債務,信用評級責任編輯:尹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