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評級機構惠譽4月9日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調降至A+,但評級前景為穩定。
惠譽稱,該公司的估算顯示,2012年結束時中國一般政府債務整體水平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9.2%,大致與評級A的中值51.2%相符。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調降幅度不大,只降了一個等級。對中國資本市場影響不大。
不過,謝國忠表示,中國還有很多地方政府債務、預期的銀行壞債和國企壞賬。他認為,中國的核心問題,并不是今天債務有多高,而是政府和國企開支大幅上升,醞釀了潛在的債務和未來的債務。收入大,支出更大,而債務問題解決方案是降低政府開支。
惠譽稱,“中國的公共債務并不因而成為一項弱點,但相對于其他同儕也不是強項,凸顯出其外幣及本幣債信評級相等的理由。”
2012年12月,中國評級公司大公國際維持中國本幣國家信用等級AA+,外幣國家信用等級AAA。大公國際稱,這是對中國政治和經濟發展進程有序推進,金融體系整體穩健,中央政府很強的財政實力進一步鞏固等各項評級要素的綜合判斷。
大公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對中國評級的理由沒有變化。
在對政府債務的判斷上,大公國際去年12月評級時稱,由于收支矛盾有所緩解,各級政府赤字水平和債務負擔繼續呈回落趨勢。在經濟增速下降和結構性減稅的雙重作用下,2012年各級財政收入增幅明顯回落但符合預算安排。中期內財政收支將處于弱平衡狀態。大公預計2012年底各級政府赤字率和債務負擔率分別為1.5%和28.1%,中期內繼續小幅下降。考慮到中國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高儲蓄率決定的居民應債能力,政府很強的償債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
不過,當時大公國際也提到,鑒于地方政府仍存在局部性償債風險和各級政府尚有隱性債務負擔,與中國極高的儲備保障系數相比,中國的本幣國家信用級別略低于外幣的狀況將持續。
此次,惠譽還同時確認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展望為穩定。惠譽稱,違約評級是考慮到國家對三者之支持,三者幾乎等于中國的主權評級。惠譽認為,三者在過去近二十年,為100%的國有銀行,具有重大政策作用,預期其地位將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