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推行七公開 兩萬公里農村公路建設不帶病
3 保證工程質量達標,義務工程質監員全程緊盯挑毛病 “社區中心大街是一條精品村路,15米的寬度在周邊村路中很少見,下雨時,路面上從來沒有積水。”史剛峰指著腳下的路說,“這條精品村路離不開五名工程質監員的義務勞動。” 據介紹,去年修路時,下鄭村民主推選出了五名工程質監員,兩名守在道路施工現場進行監督,兩名守在攪拌站旁邊,還有一名專門監督進料和收料。“我是專門監督道路建設的。”70歲的村民田法貴一邊說一邊從褲兜中掏出一把盒尺和一個胸牌,“我拿著這兩樣東西,天天守在施工隊旁邊,專門給他們挑毛病!” 2008年以來,“七公開”全面推動實施群眾現場監督制,全省實施農村公路建設的每一個村落都要民主推選2至5名質監員,主要由有威望、敢較真、負責任的老同志、老黨員擔任。 田法貴還拿出一個印有“鄉村公路工程質監員”字樣的粉紅色證件,上面有項目名稱、監督員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 厚度和寬度夠不夠,什么型號的水泥,多大的石子,幾鏟沙子……在老田眼里,這些必須較真,即使是修好的路也要再拿錘子去敲一敲、拿著尺子去量一量,有時候,施工隊加班到深夜,老田也一直跟著熬到深夜。 老田說,有一次施工用的振動棒壞了,施工隊臨時借了一個,振動的力度不一樣,路面出現了凹凸。“不仔細看發現不了,如果用尺子量量,確實高低不平,我馬上讓他們返工,工人們雖然不太情愿,但也接受了我的意見。”老田說,“既然當監督員,我在村里的名譽就與這條路掛鉤了,這條路萬一出了毛病,就是我的責任!” 義務工程質監員不僅發揮現場監督的作用,還是施工隊與村民們之間溝通的“橋梁”。 活兒是誰干的,會不會偷工減料;水泥在哪兒買的,是不是誰家親戚開的水泥廠;為什么在這兒拐了彎,是不是因為我家和村干部有矛盾……“大家伙有了問題都來問我,我一解釋,他們就明白了。”老田說,過去路修成什么樣全由施工單位說了算,投入資金多少,修多少公里路,用什么樣的水泥,什么樣的沙子,多大的石子,配料比是多少等施工信息,村民一概不知,自然也不會配合,有時候還會激化矛盾,但現在不同了,村民們都將修路看作了自家的事,紛紛主動參與到工程質量的監管中來。 據了解,“七公開”制度實行至今,我省先后建設兩萬公里農村公路,尚未發現質量責任事故,近150億元投資沒發現一起腐敗案件。 |
關鍵詞:農村公路,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