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光伏巨頭搶灘亞非新興市場 英利獲南非訂單
近日,英利集團獲得南非光伏電站96兆瓦獨家供貨訂單,這是該集團在開拓新興市場方面實現的又一新進展。在歐美“雙反”風波影響下,我省光伏巨頭如英利、晶龍等均致力于開拓亞非新市場。 英利獲南非訂單 據英利人士介紹,該電站是南非能源部可再生能源獨立發電商計劃第二輪項目招標的一部分,電站占地2700畝。作為該項目獨家組件供應商,英利將提供近33萬塊大功率295瓦多晶組件。 作為重要的能源來源,光伏行業的發展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紛紛出臺法規鼓勵光伏發電發展,光伏行業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代表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英利、晶龍均著眼于除歐美外的國際新興市場。 僅以南非為例,在非洲率先制訂了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南非《綠色經濟協議》規定,到2016年,南非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將達到3725兆瓦。這預示著南非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 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表示,在當前市場環境錯綜復雜的情況下,非洲等新興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南非電站項目是英利在開拓新興市場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展,對英利品牌在非洲的廣泛普及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英利將通過不斷的科技研發,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同時生產差異化產品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為全球提供更多清潔的綠色電力。 光伏企業戰略重心轉移 看重非洲市場的不僅是英利。從2012年開始,晶龍也在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開拓上取得較大突破,其戰略重心從傳統市場的歐洲區轉至亞太地區和中東非洲地區的新興市場。 今年3月21日,晶澳宣布為北非地區規模最大的地面光伏電站提供2MW光伏組件,進而基本實現了在中東及非洲市場的布局;在亞太地區,晶龍在韓國、泰國、印度等市場表現不俗,在日本市場打入其最難進入的住宅屋頂市場,并迅速做到中國組件廠第二的位置。 在光伏“雙反”的影響下,光伏企業市場格局呈現多元化趨勢,新興市場份額呈爆發式增長勢頭。2012年下半年,英利中國市場和新興市場規模大幅攀升,占比超過20%,而2013年這一數據預計將超過40%。 晶龍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賈二英則透露,2012年之前,晶澳60%以上的產品銷往歐洲,目前已降至10%,而銷往亞太地區的產品已超過50%。據預測,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電站裝機規模將達到35GW,較2012年增長14%左右,傳統市場增量有限,但日本、印度、東南亞、南美及非洲等大批新興市場將快速增長。 最新播報 歐洲最大光伏企業“暴亡”或會對雙方談判產生影響 7月5日,來自中國商務部網站的一則新聞稱,曾為歐洲最大太陽能集團的光伏企業德國Conergy集團(下稱“康能”)已向地方法院遞交啟動破產程序的申請。 在此之前,德國的各大太陽能企業,如Q-cells、博世太陽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后宣布破產或退出光伏業務。據德國《世界報》報道,康能公司曾是德國太陽能行業的一面旗幟,是德國僅存的幾家光伏企業之一。 目前正值中歐光伏談判敏感時期,康能的破產難免會對雙方談判產生影響。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本是中國商務部發布對歐美多晶硅雙反初裁結果的日子,但至今仍未發布。“全球掀起頁巖氣的勘探熱潮,很多國家減少了對新能源投資,將重心移至頁巖氣相關項目上”。 事實上,在康能之前,德國的各大太陽能企業,如Q-cells、博世太陽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后宣布破產或退出光伏業務。 今年4月,市值在2007年高達80億歐元,如今估計只有3500萬歐元的德國太陽能電池廠Q-Cells提出破產申請。今年3月,博世宣布無力生產并裁員,預計在2014年終結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業務,屆時,所有的開發及營銷活動被終止。初步估計,博世總虧損達24億歐元。該公司將其歸因于全球產能過剩及無法支撐的組件價格下滑。 分析人士認為,來自亞洲廠商后來居上的競爭,以及德國政府取消對太陽能光伏產業政策補貼的決定是這些光伏企業紛紛倒閉的原因。 對此,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不以為然。他認為,造成歐洲光伏企業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發起的頁巖氣革命,“美國頁巖氣‘靜悄悄’開發成功后,全球掀起頁巖氣的勘探熱潮,這也讓很多國家減少了對新能源等方面的投資,資本也將重心從新能源移至頁巖氣相關項目上,資本的減少加劇了企業的破產,這種現象同樣在中國市場上演。”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值中歐光伏談判的敏感時期,雙方正在進行價格談判。如果在8月5日之前無法達成協議,中國企業的反傾銷稅將提高至67.9%。據記者了解,目前雙方的價格差距較大。據悉,布魯塞爾代表團提出最低價格是:每瓦0.65歐元(0.85美元/瓦),目前該報價被中方拒絕。北京談判代表稱,一些德國公司在歐盟市場銷售價格已低于0.58歐元/瓦。北京談判代表表示:“0.50歐元/瓦更容易被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在商務部東門傳達室旁邊服務大廳里的“調查程序參考時間表”顯示,7月4日是商務部發布“歐盟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初裁決定公告”的最后期限。但當天并未發布。對歐盟多晶硅提起雙反調查一直被視為中國對歐盟的反制手段。 結果發布的延遲令業界猜測紛紛。他們猜測,中歐光伏價格承諾的談判還無結果,雙方仍在博弈,靴子落地晚些更有主動性。 那么,康能此時宣布破產是否會影響談判?畢竟,歐盟對中國光伏發起反壟斷調查的由頭便是歐洲光伏企業因中國光伏企業的傾銷而倒閉。 “歐洲光伏企業的倒閉是整個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導致,并非中國企業。”韓小平表示。他甚至表示,雙方談判破裂對于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反而是件好事,可以加速國內市場的啟動,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一旦開啟,潛力很大。“屆時,歐盟此時的雙反是提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記者 付薇) |
關鍵詞:市場,企業,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