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稱,就醫療制藥業存在的問題而言,中國是一劑猛藥。這些問題包括銷量止步不前、利潤下降,以及關鍵藥物的專利保護失效。
英國《獨立報》網站7月16日報道稱,這就是葛蘭素史克公司在面臨行賄指控時迅速承認的原因。根據中國有關部門的說法,該公司高管利用一個旅行社網絡向腐敗官員和醫生行賄,借此來提升銷量并給藥品抬價。
這是很不光彩的事,葛蘭素史克很快發表聲明,稱支持中國政府根除腐敗的決心,并對所發生的事情深表歉意。如果針對葛蘭素史克的指控有哪怕一半是正確的,那它就完全是罪有應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大型外企第一次成為中國當局的目標,很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背后是否有民族主義,甚至是保護主義的因素呢?特別是考慮到在中國,本土公司通常會發現在與大型外企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因為這些外企的品牌辨識度高,聲譽也好。
對于葛蘭素史克這樣的公司來說,如果一個市場國對它頤指氣使,而不是它對這個市場國呼來喝去,那可能是相當大的新鮮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要排隊吸引跨國公司,向它們提供減稅優惠,簽訂有貓膩的私下交易,有時還對可疑的商業做法熟視無睹。
中國的情況則是另外一番模樣。既然它正在充分發揮自身的巨大經濟潛力,那么跨國公司需要中國就多于中國需要它們。
據路透社7月17日報道,《人民日報》當天說,中國必須嚴厲打擊跨國公司商業賄賂。
《人民日報》在評論文章中指責一些跨國公司利用其市場主導地位鉆發展中國家監管體系不完善的空子。
文章暗示中國政府部門不會在近幾個月發起的對外國公司的大量調查中退縮。
《人民日報》的另一篇評論文章說:“藥價虛高背后,包含著不當的甚至是違法的成本,必須舉起利劍刺破。”
第一篇評論文章說,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華行賄一案,顯示出商業反腐敗斗爭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文章說,不少跨國公司在納稅和項目競標等方面也存在問題,但沒有具體闡述。
一些專家說,中國也許正在將反腐敗行動的范圍擴大到政府層級和國內企業之外,如今正專注于外國企業。
幾個月來,中國在多方面將外國企業作為目標,盡管對葛蘭素史克的調查是僅有的一件已經公開、備受矚目的針對賄賂問題的調查。
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網站7月16日報道稱,中國“打壓外國人”的時候又到了。14日有報道說,政府指責葛蘭素史克公司從事包括行賄和性賄賂在內的各種欺詐行為,現在關注的焦點都在這家制藥巨頭身上。
這場針對大制藥公司的運動很可能不會在葛蘭素史克公司這里打住。其他制藥公司可能會發現自己也將被中國的監管部門指控從事不法行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林和立說,對外國制藥公司的調查很可能擴大。他對彭博社說:“我們還只處在一場反腐運動的開始階段,這場運動將至少持續一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