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李克強: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

來源: 文匯報  
2013-09-23 10:44:35
分享:

  當前,必須切實改變一些地方、部門在信息公開上不主動、不及時,以及面對公眾關切不回應、不發聲的現象,切實改善政府形象,贏得公眾信任。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正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保障

  李克強總理9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提出,依法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是人民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轉變政風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現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強相關制度和平臺建設,讓政府政策透明,讓權力運行透明,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把人民群眾的期待融入政府的決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強提升政府公信力、社會凝聚力的軟實力。在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當下,這次會議傳出的有關政府公開、透明、回應和公信等關鍵詞,不僅是建設現代政府的核心概念,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要害所在。

  走群眾路線關鍵在于具體的制度安排

  群眾路線是黨和政府的生命線,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不僅需要進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相應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因此,與思想作風相比,組織制度更重要、更關鍵。

  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當前要貫徹好群眾路線,根本在于現代民主制度的保障,把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選擇權落到實處。民主制度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僅涉及國家的宏觀制度和政體形式,也涵蓋政府運作的具體內容和環節,包括政府的信息公開、依法行政、決策透明,并要對社會和公眾進行及時的回應,滿足大多數公民的訴求。如果老百姓對政府做什么不知道也無權知道,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忽視民眾的偏好,政府對社會需求缺乏回應與責任,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就會失去公信力,所謂“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一句空話。當前,必須切實改變一些地方、部門在信息公開上不主動、不及時,以及面對公眾關切不回應、不發聲的現象,切實改善政府形象,贏得公眾信任。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正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保障。

  “透明”和“回應”是現代政府的基準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不僅需要現代的科技和經濟,而且需要現代的政府和政黨,從某種意義上說建設現代政府和政黨的任務更為艱巨。現代政府的要件和基準,就是透明、法治、回應、責任、服務和公信。近年來,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理念得到一定的關注,這是重大進步。問題是,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構建離不開透明政府和回應政府。實際上,透明是法治的前提,回應是責任的基礎。在聯合國對于“善治”界定的框架中,參與、法治、透明、回應責任等都是基本要件。而所有這一切,都要以有效的信息為前提。所謂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首先是知情權,沒有必要的信息獲得就無從參與、表達和監督。因此信息公開至關重要。

  據報道,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已對今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作出部署,明確要求在行政審批、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等九個重點領域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每個重點領域都明確了具體責任部門,有的還列出了路線圖和時間表,體現出新一屆中央政府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信心和決心。這是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以來我國在信息公開方面邁出的重大步伐。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進一步要求完善政府部門新聞發言人制度,使之成為政務信息公開的重要制度安排,加強新聞發布,了解民情民意,這必將為打造透明政府和回應政府產生積極的作用。

  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制度軟實力

  只有信息公開了,才能構建透明政府;只有政府透明了,才能保障公民參與;只有公民參與了,政府才能有的放矢地回應社會關切;只有政府回應及時有效,公共政策才能顯示民意;只有公共政策顯示民意,政府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才能具有公信力。這是環環相扣的過程,如果說信息公開是其邏輯起點,那么政府公信力則是其必然歸宿。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在公共事務中廣大民眾的知情、參與、表達和監督的意識和行為不斷高漲,為此必須升級政府信息公開,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把政策交給人民群眾。這不僅有利于增強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而且對提高政府公信力也具有重大意義。目前一些政府部門形象之所以問題重重,公信力之所以不盡如人意,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癥結之一就在于信息不對稱,權力運行和政策過程不透明。一方面是一些黨政官員行為失范,另一方面是公眾無法了解真相,造成懷疑、誤解、猜忌、謠言四起,加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疏離感,以及公眾對于政府的不信任。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之道,就是各級政府要加強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打造透明政府和回應政府,使政府信息可信,使“大道消息”勝過“小道消息”,使“主流輿論”贏得“網絡輿論”。只有這樣,政府才能具有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不少人在談及軟實力的時候,往往把軟實力單純理解為文化的力量,并且經常以“文化軟實力”等同于“軟實力”。實際上,最早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約瑟夫·奈把政治價值觀和政治制度也作為軟實力的重要內容甚至是關鍵內容。在我國,包括現代政府建設在內的“制度軟實力”尚有待進一步加強。有鑒于此,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的打造,對于我國軟實力建設具有核心的、關鍵的意義。

關鍵詞:同名政府,公信力責任編輯:尹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