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氣污染·他山之石:立法治污 大勢所趨
2 環保公益訴訟增加公眾參與權 每天凌晨出發,開車數小時到達目標林地進行實地勘測,回去后還要寫出勘測報告———這是中國留學生李易涵在加拿大所參與的一項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在國內,環境影響評價主要由政府方面完成,而在這里,社會參與是其中重要一項,我們的報告就是被勘測森林能否砍伐的重要依據。”李易涵學習的專業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他所在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主要經濟支柱就是森林業。 不僅如此,赴加讀研一年后,李易涵對當地的環保工作有很多感受,他告訴本報記者:“真想不到,加拿大的環保法中賦予了公民這么多參與權。”據介紹,加拿大1997年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專門設立了“公眾參與”一章,規定公眾享有環境登記權、自愿報告權、犯罪調查申請權和環境保護訴訟、防止或賠償損失訴訟等權利。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常紀文教授注意到,在頒布環境基本法的近100個國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一個立法共同點就是規定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基本權利和實現機制。 在推進公眾參與的進程中,美國參議院1970年通過的《清潔空氣法》首開先河,規定“任何人都可以以直接或間接受影響者的名義甚至以‘保護公眾利益’的名義對包括公司和個人在內的民事主體就該法規定的事項提起訴訟”。 “大氣是公用的,以我國現有法律,沒有人能證明自己是大氣污染的直接受害者,那也就沒有辦法對所受的傷害提起訴訟。”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武漢大學教授蔡守秋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目前環境訴訟只能是直接受影響者才具備起訴資格。 早在2003年,全國政協委員梁從誡在提交給全國政協的提案中就提出,應該建立公益訴訟制度。 作為國內最大的民間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曾經嘗試多次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但最近該組織就康菲恢復生產對國家海洋局提起的公益訴訟卻被法院駁回,理由是該組織不是直接利害關系人,不具有起訴主體資格。 而據了解,去年通過的《民事訴訟法》已經明確規定公益訴訟的主體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 在推動法律公眾參與權方面,環保人士和有關專家還有著進一步的希望。“學習國際經驗,環評信息應完整公開,環評過程應有充分參與。”一位環保人士建議,環評報告書全本公開,對于重大項目應召開聽證會,對于未充分履行公開參與要求的,公眾有權尋求司法救濟。 |
關鍵詞:大氣污染,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