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壓力倒逼 河北經濟去“重”升級系列報道③
如果對比廣東2007年的經濟數據,目前河北已經基本達到了與當年廣東相當的水平。但到2012年末的五年之內,廣東經濟總量幾近翻番。是什么鑄就了廣東在全球金融危機后的發展奇跡?答案是“騰籠換鳥”———怎么換,換什么?在環境壓力倒逼之下面臨同樣選擇的河北,是否可以從廣東式“騰籠換鳥”產業升級的實踐樣本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 “壓舊”還是“增新” 對于河北轉型升級而言,關鍵不在于“壓舊”,而應該把重點放在“做新”上面 對于河北而言,轉型升級的內在壓力來源于產業結構的極“重”特色,鋼鐵、煤炭、水泥、化工。在重化狂歡的時代,這是河北的產業優勢。采訪中,河北省政協財經委主任王金洲表示。 而在分析河北重化為主的產業結構成因時,王金洲分析認為,造成河北產業結構偏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冶金、建材、化工和機械等重工業,技術比較成熟,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河北煤炭和鐵礦石資源豐富,原材料比較易得。另一方面,在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市場對原材料需求比較旺盛。是以多年來,河北的重工業支撐經濟總量穩定在全國第六位的水平。但經過2008年4萬億投資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基礎設施的投資高峰已過,河北雖然挺過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經濟發展的后勁卻越來越乏力。 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河北經濟總體量(13154.60億元)仍然位居全國第六,在“萬億俱樂部”中緊隨河南(14556.63億元)之后。 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景祥表示,今年以來河北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連續回落,這表明經濟下行壓力的確在加大。一方面,經濟增速的回落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延續;另一方面,也是河北主動調整產業結構的結果。 9月24日上午,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在石家莊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宋立民作的《關于全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上半年執行情況的報告》。 宋立民表示,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生產總值完成1315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低于計劃增速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451.9億元,同比增長11.3%,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6月份當月僅增長7.3%,為2008年9月以來月度最低增速。其中,鋼鐵行業多數企業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河北省鋼鐵行業噸鋼利稅為96.7元,銷售利潤率為0.55%,噸鋼利潤為32.03元。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一噸鋼,利潤卻不及一個小小的芯片。轉型升級最淺顯的動力,即來源與此。 2012年末,經濟總量排在河北后面的遼寧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河北多出了3500多億元,河北僅是1301億,而同樣排在河北后面的湖北湖南安徽,新興產業增加值已經占到20%,江蘇達38.6%,相當于河北的鋼鐵業占制造業水平。 環境壓力給了河北轉型升級更為緊迫的現實壓力,也使得“壓鋼”、“壓煤”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專家表示,“壓減”鋼鐵、煤炭等重化行業的產能,是當前環境倒逼壓力之下的直接選擇。當然從長期來看,河北轉型升級的關鍵不在于“壓”,而在“增”。 省發改委巡視員謝占海亦持這種觀點,“要轉型要生態,壓減是必須的,但是,壓舊的、壓落后的同時,必須要上新的,以新的來貼補舊的、來逐步替換舊的。”謝占海表示,壓減過剩的產能,不可避免要有一定的阻力,比如投資方幾十億的投資怎么辦,60萬的產業工人哪里去?“在壓減舊產能的同時,培養一批新產業,提供新的投資渠道和就業機會,先壓后培育,邊壓邊培育還是先培育后壓減,這是個思路問題。” “有中生新” “有中生新”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既有產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另一種是既有企業利用嘗試進入新的行業 看“煤黑子”如何變身“高富帥” 煤炭,河北天然資源與傳統產業的稟賦之一。但煤價下跌卻已經持續了一年半。有觀點不無擔憂的判斷,煤炭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了。 旭陽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煤化工產品生產和國內外貿易為主業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焦炭和煤化工產業的龍頭企業。 在市場低迷、企業紛紛減產甚至停工的背景下,旭陽集團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斷有大項目上馬或投產:定州園區合成氨項目近日投產,唐山園區甘油精制項目基本建成,滄州園區己內酰胺項目在建,邢臺園區炭黑一期項目即將投產…… 從一家年產10萬噸的小煉焦廠,到擁有邢臺、唐山、定州、滄州四大循環經濟園區,成為全球最大的獨立焦化企業,年銷售收入18萬元攀升到240億元,連續3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煤黑子”在來自市場和環境的重壓之下,竟然仍華麗變身“高富帥”,這里的究竟有怎樣的玄機? 旭陽集團邢臺園區總管理部經理楊智華給記者介紹了他們的“煤化工產品樹狀圖”。 “樹根部分為原料煤,主干為煤焦化初級產品,枝杈代表初級產品深加工,綠色樹冠為煤化工產品。產業鏈越往下延伸、產品越多,盈利能力越強。”楊智華介紹說,從煤炭到其下游產品輕苯、環己酮,再到尼龍66,隨著產業鏈不斷延長,產品附加值也不斷提升。當前,煤炭價格每噸約1000元,而純苯每噸約9000元,衍生出的環己酮每噸達到了1.3萬元左右,而尼龍66每噸價格高達2萬多元,從原料煤到終端產品升值了近20倍。 這種“有中生新”的嘗試,也使得旭陽集團的利潤結構出現了有意思的“二八現象”。王年平介紹說,產業鏈延長、產品附加值提升,旭陽化工產品的利潤遠遠超過了焦炭的利潤。近幾年,焦炭雖然仍在旭陽集團占“大頭”,與化工產品的生產比例約為8∶2,但兩者的利潤貢獻恰好相反。 看水泥廠咋生產藍寶石 2011年的5月28日,唐山銳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藍(白)光LED產業化一期藍寶石單晶制造項目開工儀式在玉田縣舉行。 如果猛一看這個公司的名字,您可能會以為這肯定又是當地引進的一項高科技制造企業。但讓人想不到的是,該企業實際上正是當地一家水泥生產企業的“有種生新”杰作。 在原國有企業玉田縣水泥廠改制后成立的玉螺水泥集團,其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幾十年建廠史的老企業。“玉螺”商標為河北省著名商標和環渤海地區建材行業知名品牌。 然而,水泥行業面臨的境況,比煤炭和鋼鐵好不到哪里去。對于玉螺水泥來說,轉型升級也勢在必行。 “不是政府催促企業轉型升級,而是市場競爭的現實迫使我們必須下大決心推動轉型升級。”玉螺水泥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企業上下思想統一后,開始產業優化升級創新上做文章。在水泥產業做優做強的同時,從投資雙匯落戶玉田,到和哈工大合作成立銳世科技公司,又到控股企業銳晶光電閃亮登場,準確把握未來發展方向,分“三步走”,多元經營,多次創業。 而唐山銳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D藍寶石單晶項目,就是玉田縣唐山玉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二次創業”而謀劃建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該項目依托河北工業大學的技術支持,引進藍寶石長晶爐、晶片切磨拋等先進生產設備,主要生產藍寶石單晶等產品。 作為老水泥企業,玉螺水泥集團在機械加工制造方面有著良好的經營優勢。2012年玉螺正式進軍新材料領域,進行新興產業延伸的順勢之為。他們與河北工業大學信息功能材料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籌建了唐山銳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河北工業大學的產學研基地,引進國際一流的先進設備,新上了研發、生產、銷售藍寶石單晶LED襯底材料項目。 據了解,國內成熟工藝生長的晶體重量大多為35公斤,只能制取小尺寸晶棒。大尺寸、高質量的藍寶石單晶制備技術仍被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際大廠壟斷,國內芯片廠大尺寸藍寶石襯底片基本依賴進口。 而玉螺水泥集團旗艦下的銳晶光電公司,采用改良泡生法技術,成功研發90公斤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開發出大尺寸藍寶石單晶制備工藝,制備出高完整性藍寶石晶體。生產出的合格產品,經權威專家和機構鑒定,為國際同行業一流水平。這一技術,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而且也填補了全省空白,對完善我省LED產業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走出一步天地寬,兩個思路兩重天。”老水泥廠終能浴火重生,得益于他們總結出來的這句話,前述負責人表示,只有抓住抓牢轉型升級的良好機遇,及時進行自主創新轉型升級,在大幅度節能降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上,企業的發展才會有一個廣闊的天空。 廣東“騰籠換鳥”戰略 廣東省提出的“騰籠換鳥”無疑提供了一個經濟發達地區如何進行產業升級的實踐樣本,對于河北來說,或可選擇借鑒 “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雙轉移戰略(“騰籠換鳥”)是廣東2008年5月29日以《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的文件形式正式提出的。 所謂的騰籠換鳥,具體是指: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較高素質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 事實上,該戰略提出以后一直飽受爭議。戰略提出的當年即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倒閉潮”和“民工返鄉潮”同時出現。“壓縮了中小企業生存空間”的質疑不斷。 但廣東方面的回應稱,所謂“騰籠換鳥”,并非過河拆橋,它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重新規劃產業布局,實現“雙轉移”;二是幫助企業實現產業升級,最終實現整個珠三角的產業結構合理化、科學化,以更強大的姿態應對未來的國際國內競爭。 爭議之下,數據卻也給出了一種評判:過去5年,廣東“雙轉移”成效突出,珠三角“騰籠換鳥”、“擴籠壯鳥”步伐加快,累計轉出企業超過7000家,淘汰關停企業7萬多家;新引進企業近3萬家,平均投資規模是淘汰關停企業的108倍。廣東省產業工業園增至36個,工業增加值占廣東地區的比重從不足1%升至近20%。 |
關鍵詞:河北經濟,升級,環境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