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可能諾貝爾獎的頒獎者厭倦了對于身份政治的關注。但是對于存在、本體這樣的一些關乎主體身份的原處和本質問題依舊是它關注的焦點。
北京時間10月10日,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加拿大女性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騰訊文化連線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王炎教授對此作了解讀。
對于門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王炎教授表示合乎情理。“諾貝爾文學獎近年來關注的焦點一直集中在西方意義上的‘他者’,即非西方文學和非西方作家上。但是我認為這之后必然會有一個回歸,所以不算太意外”。
只是在具體的人選上,王炎教授此前覺得美國、英國、愛爾蘭這些國家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因而并沒有太多關注愛麗絲·門羅本人。
提到諾貝爾文學獎,不少人會覺得這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獎項。王炎教授認為,諾貝爾文學獎所涉及的“政治”主要涉及的是族群、族裔和身份認同的問題。諾獎一直以來在這方面都有很強的偏好。后冷戰時代的大環境格局之下,諾貝爾獎關注的更多是多元文化、他者、第三世界的文學這些“自我”之外的世界。其實可以認為是一種變相的自我反思。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在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時,有評論稱這是“純文學”、“純詩”回歸。那么這一次門羅獲獎是否是對于這一方向的強調呢?王炎教授表示這其實是一個可以預見的過程。諾貝爾獎從之前一直關注的“身份政治”重新回到英文文學本身,從關注強烈的身份差異和身份認同到自我反思,這是對于自身存在的更高一層反思和追問。
諾貝爾獎重新回到了伍爾夫、喬伊斯、托馬斯曼、庫魯斯特、海明威這些大師為代表的西方文學世界。這些作家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等不同的國家,形成了一種稱之為現代主義的風格。文學最原初的沖動還是在于對人類自我的追問。這是“詩意”的回歸。
至于如何看待諾貝爾獎的這樣一種回歸。王炎教授說道,“可能諾貝爾獎的頒獎者厭倦了對于身份政治的關注,但是對于存在、本體這樣的一些關乎主體身份的原處和本質問題依舊是它關注的焦點。這是不會變的”。這種回歸只是從主體間性到主體性的一種變遷,本質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