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播綠使者、塞北林場副場長程文秀28載綠色追求
從韶華到白首,為夢想此生無悔 出市區、過崇禮、經張北、到沽源,記者一路被他感動著。每一片林木,他都如數家珍,每一片綠色,帶給他的都是快樂。 林業人都知道,在干旱的壩上地區種活一棵樹,那叫一個艱難,程文秀說那也意味著生命的奇跡。出生在缺樹、少樹的沽源,程文秀對樹有著莫名的親切;工作在沽源20年,程文秀像養兒育女般撫育著綠色。 程文秀的家鄉有一棵老榆樹,樹東的村子叫東一棵村,而家鄉所在村便叫西一棵村。這西一棵,指稱的就是那棵珍貴的老榆樹。春天捋榆錢、冬天打雪仗,這棵雙臂環抱不過的老榆樹是兒時程文秀和伙伴們的“樂園”。程文秀說,是這棵老榆樹織就了自己的夢想。 在沽源工作期間,全縣600多個村莊,每一座山,每一條溝,他都走過。“以前沒有汽車,這溝溝岔岔都靠兩條腿。”他說得平淡,仿佛從未有過苦和累。 1982年,程文秀高考,成績優異,能選擇的專業很多,醫學、農學是許多同學看好的,而程文秀最終選擇了河北林學院林業專業。當時全班只有四個人報林業。 “畢業咱回來,為家鄉多種些樹,把這坡,這溝都變綠!”他的高中、大學同學李文林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程文秀當時的話。兩個人一起上了大學,又一起回鄉,一起工作。整整28年過去了,當年意氣風發的小伙子如今鬢角已見白發。李文林如今在沽源縣森林公安局工作。程文秀也始終沒有離開過這個行業。 夢想,預示著最令人向往的未來。堅持夢想,便是創造未來不竭的動力,那是一種來自心底浩大而不可抵擋的力量。正是這一力量,支撐著程文秀創造出綠色奇跡。 做愚公敢為先,讓荒山穿上綠衣裳 壩頭沿線,是首都的北大門,為京北第一屏障。壩頭的生態環境直接影響著京津地區的生態安全。1998年,中央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調研,作出在張家口、承德兩市“再造三個塞罕壩林場”的重要指示。1999年6月,塞北林場項目正式掛牌啟動。工程建設總體規劃198萬畝,分三期完成,涉及赤城、崇禮、沽源、張北、萬全、尚義沿壩6縣的39個鄉鎮和8個國營林場。 傳統造林,最主要是挖魚鱗坑。但壩頭沿線十年九旱,常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并且植被稀少,“救命水”流失嚴重。一次大規模造林,到了第二年,能成活的也就三分之一。“年年栽樹,年年補種”成為造林瓶頸。 沒有決心,將止步不前;沒有創新,就不能持續發展。 “讓林駐沙退荒山染綠是林場幾代人的夢想,造林瓶頸不解決,惡性循環就無止境。”2005年,程文秀任林場副場長,他決心要攻克這一難關。 經多方研究、總結、借鑒,程文秀創造性地提出水平溝整地和大魚鱗坑+水平溝相結合的匯聚徑流的整地方式,在山坡上沿等高線布設溝沿,變急流為緩水,將雨水留在山上,并適當擴大魚鱗坑的規格,增加蓄水量。在雨熱同期的7—9月份,只要抓住一兩次有效降雨,就能解決長期困擾林區造林存活率低的難題。 這一方法在崇禮縣清水河上游綜合治理示范工程區進行試驗。程文秀和氣象部門積極聯系,當有較大降雨形成時,立即組織人運苗上山,在降雨來臨前集中栽植,第二年,這一林區苗木成活率達到90%以上。 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程文秀還創新出不同方法,推行“看天植樹,就墑造林”、冷藏楊樹插條造林、“三水”造林、半隱藏式草方格治沙等新技術,保證了苗木成活。 壩上缺雨,為了保障幼苗成活,林區植樹主要集中在雨季,這一段日子是程文秀最忙碌的時候。往往早上不到7點就上山,晚上7點多才回到駐地,為了節省時間,他和同事每天帶著水壺和干糧上山,干糧多是燒餅、咸菜,飯是涼的,水也是涼的,程文秀很早就落下胃疼的毛病。后來,他就將干糧放在太陽下,曬熱乎些再吃。 造林前,要進行實地規劃。規劃一面坡,需要到對面山頂察看,才能了解總體情況。山與山之間看著距離近,但沒有路,往往要繞很遠。常常一天下來,程文秀要走三四十里山路。每個林區、每面坡,每條溝,根據立地條件,選用的樹種不同,還需要察看土質。遇到陡坡,人上去站都站不穩,程文秀就趴在地上,一鍬一鍬挖,土露出來,抓在手中,摩挲,辨別,確定樹種……時間久了,雖然程文秀練就只要看當地植被情況,就能判斷土壤情況的本領,但他依舊習慣挖一鍬土,捻一捻,看一看。這樣的活兒枯燥、乏味,他卻甘之如飴。 “林業是一個周期長,見效慢的行業,必須有‘愚公精神’,能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無私奉獻,否則,將是一事無成。”程文秀說。 |
關鍵詞:塞北林場,副場長,程文秀,綠色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