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兒子 —塞北林場副場長、黨支部書記程文秀
爭做職工的貼心人
壩頭常年刮著凜冽的西北風,平均氣溫零下2度。工作在那里的人,艱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作為一名領路人,不僅要用實際行動去帶領職工,更要用熱心和真誠去感動職工。說到程場長,職工們舉出了一串串例子:我們在山上經常吃不好飯,總是這幾樣菜。從林場上下來,大伙都挺累。程場長還老是想著法地給兄弟們變變花樣,給我們秀秀他的廚藝。前幾天,因為天氣太熱,沒怎么喝水,就給中暑了,挺嚴重的,當時,程場長也是中暑還沒好呢,著急著給我刮痧、請人輸液,讓同事們把我送回市里,他自己上火的嘴上都是泡,還在那堅持著,領導都這么敬業的干,我們更應該跟著賣力了。在外造林的日子是單調的,除了床,這個房子里沒有其他東西。這里沒有電視,沒有廣播,連手機信號也是時斷時續,除了和同志們一起打打撲克、聊聊天,作為林場黨支部書記的程文秀更多的時間是把大家集中起來,組織黨的理論學習。最近程文秀組織學習的是去年市委組織部向全市黨員領導干部下發的《黨員干部楷模楊善洲》,這是程文秀最喜歡的一本書,楊善洲的事跡深深地感染和影響了程文秀。楊善洲說,“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眾中去當雪松”。而程文秀不僅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造林科長:程場長經常跟我們說不干則以,干就要干出個樣子來。植樹造林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利民工程,特別是在向我們這里這樣的艱苦環境里,能把所有的荒山荒坡從新披上綠裝,這是我們塞北林場人的榮幸,更是我們的驕傲。
珠玉在前,詮釋了愛崗敬業的真諦,讓“林海屏障”變得不再遙不可及,也讓中國夢變得不再虛無飄渺,而且更加清晰地指引著無數林業人前進的道路,匯聚起強勁的正能量,不斷推動塞北林場在科學發展的大道上奮力前行。
背景:
1、1998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鄒家華針對“風沙逼進北京城”,要徹底改善京津周圍地區生態環境,必須在北京周圍地區建成一個多林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防護屏障。1999年再建“三個賽罕壩”項目啟動,分別在我市壩上,承德的豐寧和御道口牧場再建三個與塞罕壩機械林場同等規模、同功能的生態防護林場。建成了一個一百五十萬畝兩億多株喬灌木結合、多層次立體式的生態屏障。昔日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如今是林的海洋、鳥的天堂、花的世界、人們旅游休閑的好地方。塞北林場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綠化模范單位”、“京津風沙源先進集體”等國家榮譽,多次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張家口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凡到工程區視察的國家、省領導無不感嘆道,這是林業建設上的一個奇跡。 2、“借鑒國有林場的經營和管理辦法,實行靈活多樣的營造林機制,大力推行股份制造林和非公有制造林”的建設思路。探索出了股份制造林、承包造林、家庭聯戶承包造林等多種造林機制。股份制造林。塞北林場以投資入股,各縣分場以技術和管理入股,工程區村以宜林地入股,建立塞北林場、縣分場、村三級股份合作林場,林木收益后按2:3:5比例分成,累計造林137萬畝。承包造林。由塞北林場承包集體宜林地造林,自主經營管理,造林6萬畝。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本著“誰造、誰有、誰管、誰受益”,鼓勵工程區群眾承包荒山造林,變“要我造”為“我要造”,造林7萬畝。
|
關鍵詞:塞北林場,程文秀,副場長 |
責任編輯:楊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