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林場:14年血汗鑄就綠色長城 人工造林128畝
宣戰風沙源 最近一兩年,到張家口旅游的人都會選擇游覽一個絕好的景點,那就是橫亙在百里壩頭的草原天路,這條修建在高山之巔,兩旁綠樹綠樹成蔭花草遍地美不勝收的旅游路,是許多游客夢中的“景色天堂”。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為了草原天路周圍的幾十萬畝森林,塞北林場務林人走過了怎樣的14年,都不知道在草原天路的幕后,站立著怎樣的一群英雄。 2013年10月22日,張家口,天氣陰沉,已快低至0℃的氣溫宣告山城冬季的來臨。呼呼北風中,記者跟隨由塞北林場場長王平帶隊的務林人來到了張家口著名的景點樺皮嶺。 站在樺皮嶺的山頭,舉目四顧,漫山遍野的落葉松、榛子松郁郁蒼蒼。著名景點草原天路的入口也在這里。而身邊的這些務林人,看到這些樹木,那眼神仿佛看著自己的孩子,贊許、驕傲和自豪。而在14年前,這個張北、赤城、沽源三縣交界地并沒有森林,王平說,這是塞北林場的第一批工程,“每次走過這里,我們務林人心里都會非常激動。” 已經退居二線的副場長王國山今年58歲,在林業戰線已奮斗了30年。他介紹說,剛開始時,塞北林場可以說是地無一壟、樹無一棵,規劃的198萬畝工程區涉及沽源、張北、崇禮、赤城、尚義、萬全6個縣,這些宜林地基本上都是當地農民的放牧區,屬于村集體土地,在這些區域內要實現植樹造林必須先禁牧,但禁牧對當地農民來說無異于是與其爭利、口中奪食,這是塞北林場面臨的最大難題。 程文秀是塞北林場副場長。他介紹說,面對遭遇的嚴峻考驗,塞北林場經過大量調研之后,從農民利益的實際出發,大膽采用了股份造林機制:塞北林場總場以投資入股、各縣分場以技術和管理入股、鄉鎮以組織協調造林入股、農民以土地入股,林場利益以1:2:2:5分成。也就是說,塞北林場每植兩棵樹,其中有一棵是農民自己的。在這樣的機制下,不僅解決了造林用地問題,也激發了當地農民參與造林的積極性,林場與農民達成了造林就是為自己造林的共識。 人雪中平修道路以防車輛滑進溝里。燕趙都市報記者張巖/攝 從市里來的造林人 據塞北林場工作人員介紹,工程區位于內蒙古高原向壩下山地過渡帶,基本上都是深山老嶺,落差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造林難度出乎想象。 于是塞北務林人提出了“綠了青山白了頭”的奉獻精神,他們從辦公室奔赴大山,一頭扎進工程區,和施工隊同吃同住,一溝一溝地規劃,一坡一坡地設計,一坑一坑驗質量,一苗一苗盯栽植,一年下來有200多天都在大山里,成了真正的山里人。 在沽源縣南灘林區,護林員陶景山說,從1999年開始種樹時,林場人員就來到村里,從上到下無論職務,都和村民一起上山植樹。早上7點上山,背上干糧,中午山上吃飯,晚上天黑才下山。這些從市里來的人一干就是十天半個月。“我們當地百姓干活習慣了,但確實想不到這些坐辦公室的也能吃得這種苦。村里人都說林場人是開春時白面書生上山來,地凍時黑頭羊下山去。跟著這樣一伙人造林,我們有信心。” 塞北林場總工程師張德軍介紹說,壩上地區是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缺水植樹難度較大,于是他們想到了就雨栽植的辦法。“只要一下雨,我們就往山上跑,因為冒著風雨栽下去的樹苗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 沽源大干溝林區,大干溝,沖這個名字也能想象多么干旱缺水,植樹造林是多么困難。 塞北林場副場長劉春水是老務林人,走進林區,他指著最高大的一片落葉松介紹說,當時上山植樹實在太困難了,大干溝缺水,他們發明了營養杯栽樹,以提高成活率。 而這些苦,在務林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在翻山越嶺中,他們時常還要面對更兇險的遭遇:2011年,場長王平到萬全縣一處工程區組織檢查驗收,在陡峭的山坡上爬上爬下,一不小心摔倒在一個山溝里,造成了右腿膝蓋骨裂;副場長程文秀更是在2003年、2006年兩次在下鄉檢查造林工程時,由于林區道路山高路險,再加上雨天路滑,遭遇兩次車禍,2003年那次連人帶車翻入溝底,胸椎骨椎多處骨折;總工程師張德軍長期奔波在一線,2010年在崇禮連續防火護林兩天,突發心梗,最后做了兩個心臟支架……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塞北務林人也正是用自己的血汗和奉獻精神,鑄就了128萬畝綠色長城,兌現了務林人的忠誠職責。 |
關鍵詞:塞北林場,血汗,綠色長城, 人工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