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透露,目前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群中,已包括2153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但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五年來,由于擔憂待遇下降,有關事業單位人員抵觸情緒明顯,改革阻力重重。專家認為,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不能以降低待遇為目標,而應使養老金制度實現可持續發展。頂層設計中要強調全國所有事業單位都要參與,不能再分類進行。而相應地,公務員群體勢必成為下一個改革對象。
自2008年以來,全國事業單位養老金試點改革已推進五年,成效甚微。但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日前再次強調,中央對于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向明確。
“目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群中,有2153萬機關事業單位員工,也就是說,已經考慮到要在機關事業單位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尹成基表示,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原有方案和政策,進而全面推進公職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接受本網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機關與事業單位必須同步改革,繼續只在部分事業單位試點只能維持現狀,將很難全面推進。
五年試點為何進展緩慢?
日前有媒體追訪發現,全國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五年來,只有廣東開始“破冰”,其他四省市多無實質進展。而即便按照廣東省的實施方案,退休人員待遇由社?;鹋c原有資金渠道合力解決,因此也被認為是“半吊子改革”。
2008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出臺,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和重慶五省市啟動試點。這是我國首個有關公職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統一方案。但據記者了解,試點中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諸多棘手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曉軍調查發現,五省市在試點過程中實施對象不一致,范圍有寬有窄,此外繳費基數也不統一,有的按檔案工資,有的按工資總額,還有的采取“雙基數”。繳費比例各地也差異較大,造成同崗同工卻待遇不同的狀況。
“如果仔細看2008年的方案,本身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業內專家對本網記者表示,如果按照該方案測算,待遇下降是一定的,而且對于可以“補窟窿”的職業年金的來源、彌補方式都沒有提及,在試點中效果不佳就毫不奇怪了。
“機關與事業單位必須同步改革,否則改不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對本網記者表示,改革的最終結果應該是使得各方利益相對均衡,不能在改革過程中又人為地拉大差距,這樣勢必會遭到事業單位群體的強烈反對。
前述業內專家認為,機關單位公務員是養老金改革政策的制定者,如果自己不主動并軌,只是一味強調去觸動別人的利益,政策的信任度會大打折扣,“如果待遇真不會降低,你自己怎么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