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因為對甜瓜事業的熱愛,把半個多世紀的光陰奉獻給了新疆。她培育的28個經國家審定的瓜種,推廣面積覆蓋了全疆主要商品瓜區的80%,使當地涌現出一批甜瓜致富村……
“只有科技的改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的落后,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吳明珠說。
改革,成為上下同聲的呼喚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喬格俠一直有個建議:設立專門的動物分類學崗位,對從事這項工作的科研人員采取符合這一學科的評價標準,“分類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但這個專業發文章不會太多,按照現行評價標準,很難得到晉升機會,現在我們國家的分類學人才幾乎斷檔了”。
工作人員在河北衡水鄧莊農業科技示范園里養護盆栽海棠。新華社
科技體制改革的推進,讓喬格俠看到了希望。《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根據不同類型科技活動特點,注重科技創新質量和實際貢獻,制定導向明確、激勵約束并重的評價標準和方法。
今天,我國科技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階段,傳統管理模式難以為繼。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曾說,當部長的幾年中,他“無時無刻不在考慮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這個問題”。
為了推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2013年1月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明確提出以深入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為重要抓手。今天,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已經不再是科研機構“一統天下”。據統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52.3%、863計劃38.7%、科技支撐計劃40%以上的項目(課題)均由企業牽頭實施。
2013年,中科院這支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也給自己動了一場“大手術”:取消原有的4個科研業務管理局,設置前沿科學與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務局、科技促進發展局;三個業務局工作性質、管理方式不同,將建立三類不同的評價體系,其工作覆蓋全院所有科研院所和教育機構。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這次改革的目的,正是按照科技創新活動的性質及其功能、特點來設置組建科研業務管理序列,以避免職能交叉、重疊,理順工作關系,提高管理效能,并為推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提供科學、高效的組織架構,更好地發揮我院建制化特點和‘集團軍作戰’的創新優勢。”
今天的世界,正處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我國已經到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刻,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這樣一個歷史的交匯點,“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科技界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