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之前暗中抬價 盤點“雙十一”給買家挖的坑
又到“雙十一”,在眾多電商的大力宣傳下,消費者的血拼熱情再次被點燃。不少買家摩拳擦掌等著“雙十一”到來。 記者采訪發現,近年來“雙十一”之中暗藏不少“陷阱”,消費者應擦亮眼睛以防遭遇被“坑”。 陷阱一:打折之前,暗中抬價 先漲價再降價,這一實體店慣用的促銷伎倆在今年“雙十一”電商大戰前夕已見端倪。 研究生小臧心儀某品牌的單反相機已久,一直在電商網站上觀望價格。她告訴記者,幾天前,她在某大型電器購物網站上看到該款相機標價5099,“第二天早上再看,就漲到了5999,這是在為‘雙十一’打折做預熱么?”小臧在微信朋友圈寫到。 資深網購族廖小姐對被電商炒得火熱的“雙十一”興趣不大:“不少所謂‘優惠’是把價格抬高之后再折扣,算下來其實與之前差不多。而且這不是個案,有些商品‘雙十一’前后只差幾塊錢而已。” 趁著“雙十一”到來,大量上新品也是商家的促銷手法之一。記者發現,新品的折扣往往很低,有的只需三四折,但算下來卻并不便宜——商家為了讓夠“低”的折扣吸引眼球,暗中抬高商品原價。 “款式差不多的兩件羽絨服,舊款的原價只要1200多,平日里5折銷售。但新品的價格設置在1600,就算打4折,價格也并不便宜。你以為你賺了,其實賣家才是贏家。”廖小姐說。 陷阱二:人氣賺夠,“特價”缺貨 以某樣“特價商品”吸引客戶進店消費,從而帶動別的商品銷售,這種促銷手法也不鮮見。然而,不少買家卻反映,一些店鋪里“特價商品”經常付款后不發貨,賣家給的解釋是“缺貨”“售罄”或者“備貨不足”。 “想給爸爸買一個剃須刀,搜到了一個價格最低的店鋪,毫不猶豫地拍下了。為了不浪費郵費,我順便還買了些別的東西。等了好幾天,卻發現到手的東西中沒有剃須刀,賣家的解釋是缺貨,還主動將剃須刀的錢退給了我。”長沙市民姚雪說,剃須刀沒買到,買了一堆別的東西,但又不想自己花郵費退回去,只好認了。 陷阱三:假貨水貨,魚目混珠 低價商品中,也不乏品質存疑的假貨、水貨魚目混珠。去年“雙十一”,就有不少網購了“花王”紙尿褲的家長們通過微博等多種渠道控訴維權,反映孩子用了網購的“花王”紙尿褲,出現紅屁股、水狀皰疹潰爛的癥狀。 以次充好的現象更容易發生在“山寨”流行的電子數碼產品領域,長沙某高校大學生王予明告訴記者,他“雙十一”網購的某知名品牌無線鼠標,用了半年后無線接收器丟了,想在當地找售后配,卻被告知是仿品。“這樣的商品賣家‘雙十一’這天賣了數千件,恐怕大多消費者都被蒙在鼓里。”王予明說。 陷阱四:商品低價,運費“坑人” “價格戰”之余,消費者往往不太在意的網購運費其實也暗藏著“貓膩”。有不少消費者爆料稱,促銷商品很低價,運費卻是“天價”。 “買了一套沙發,價格挺便宜,郵費當時付了200元。沒過幾天,物流卻打電話來讓我去郊區一個地點自提,否則送貨上門要加價300元。我一個人怎么可能搬得動沙發?咬咬牙只好多花300元。”長沙的何女士告訴記者,大件物品的物流費用并不高,但快遞費用卻不便宜,商家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運費變為另一個“盈利空間”。 陷阱五:“雙十一”最低,只是傳說 “都說‘雙十一’全年最低價,可事實卻不是如此。”網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去年的“雙十一”,天貓一家服裝店聲稱“不定時漲價”“越早買越便宜”,她做足功課,甚至為了搶到低價,11日凌晨特意起床“秒殺”,終于以“年度最低價”購買了上千元冬裝。 “雙十一”過后幾日,賣家果然恢復了原價,劉女士很得意。卻不想,沒過幾天,賣家將價格調到了更低。更讓人惱火的是,不久之后的“雙十二”、圣誕節、元旦節,價格又一再突破“新低”,劉女士徹底覺得自己上了當:“‘雙十一’最低,只是個傳說。” |
關鍵詞:雙十一,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