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擊碎小產權房“轉正”夢
將堅決叫停在建在售行為,嚴肅查處一批典型案件
24日,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召開堅決遏制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問題視頻會議,部署“小產權房”整治工作,“對在建、在售的堅決叫停,并依法查處”。在兩天前的22日,兩部委還聯合下發《關于堅決遏制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的緊急通知》。這是官方又一次明確強調“小產權房”不存在“轉正”的可能性。
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門多次重申不得違法開發“小產權房”、不得購買“小產權房”。2012年8月,國土部、住建部曾專門下發《關于遏制違法建設“小產權房”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小產權房”等違法用地不得予以確權登記、堅決查處在建、在售行為等要求。國務院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小產權房”清理小組。
但是,“小產權房”非但屢禁不止,近期很多地方甚至出現搶購熱潮。在“農地入市”的政策背景下,市場上出現“小產權房”有望“轉正”的聲音,并由此引發一輪成交熱。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徐德明24日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明確規定“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徐德明分析指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必須以嚴格用途管制、符合用地規劃為前提。農用地特別是耕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定審批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土地,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無論是國有建設用地還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都必須嚴格遵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這是大前提,是前置條件,是硬杠杠,絕不能違背,更不可逾越。”徐德明說,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恰恰違反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不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擾亂了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秩序,危害性極大。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也指出,“小產權房”問題危害很大,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早就明令禁止。但是,受利益驅使,一些地方的農村集體組織、村民和開發單位違法占用農村集體土地,建設并銷售“小產權房”。這種亂占濫用土地的建設和銷售行為,違反城鄉規劃法,破壞房地產市場秩序,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
兩部委要求,接下來地方國土、住建部門要“立即行動,采取措施堅決遏制‘小產權房’在建、在售行為”。
“全國面上情況來看,‘小產權房’在建、在售勢頭依然不減,且最近有強力反彈之勢,必須予以堅決打擊。”徐德明強調,在叫停在建、在售違法違規行為,遏制新的“小產權房”出現的工作中,還要嚴肅查處一批典型案件。要求各省(區、市)選擇1至2起頂風違建和銷售、情節惡劣的案件,依法從嚴從重處理,將查處結果及時上報兩部,并嚴厲追究相關責任人。
事實上,在兩部委下發《緊急通知》的第二天,23日,北京隨機開始“小產權房”查處工作,昌平區一處占地近700平方米的在建“小產權房”項目被拆除。
資料顯示,2012年6月至今,北京共清理認定83個“小產權房”項目,涉及土地面積5000畝(其中耕地132.94畝),總建筑面積約381萬平方米。8名違法當事人被移送公安機關,31名責任人移送監察機關處理。
對于以往“小產權房”所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徐德明在24日的會議上表示,“小產權房”情況復雜、時間跨度長。清理工作單靠一兩個部門難以完成,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依靠當地政府,多部門協同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分析指出,由于減少了土地出讓金和各種稅費,相較商品房而言,“小產權房”價格優勢明顯。特別在是商品房價高企的一二線城市,“小產權房”有著較為龐大的購買群體。
盡管業界普遍認為全國范圍的“小產權房”數量龐大,但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個準確的總量上的統計數據。對此,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土地工程師鄒曉云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全國范圍內小產權房的總體數據難以統計,各個地方“小產權房”情況復雜。這么多年來無法根本解決,并不是因為我國當前的制度或者思路方面的問題,而是利益分配問題。他認為,單從統計工作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此次兩部委聯合整治“小產權房”,有可能使得“小產權房”市場的一部分需求者,轉向商品住宅市場。“對于供求關系相對緊張的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來講,有可能會因為這部分需求的增加,導致商品住宅價格面臨上漲與反彈的壓力”。
市場分析機構CRIC研究中心分析師李瑩則表示,購房者在購買“小產權房”時應該慎重考慮,不能為眼前的利益所誘惑。“如果最終購買的房屋被強制拆除,對于個人而言勢必是重大損失”。(記者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