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總理沙龍去世 人生毀譽參半[圖]
外界評價歷史地位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刊文稱,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的病情成為以色列媒體的頭條,這反映的并不單純是以色列人對沙龍病情的悲觀關注,而是反映了人們對這位頗具爭議領導人政治遺產的興趣。 美國媒體認為,他在以色列國家意識里是一位重要人物,是1948年一代的最后一位領導人。 一些以色列政治評論家認為,縱觀沙龍的軍事生涯和政治生涯,沙龍的性格特征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得寸進尺。 法新社報道指出,美國國務卿克里稱美國人民十分關心以色列前領導人沙龍。克里說:“我們的關心、我的關心與沙龍一家同在。我們銘記著他為確保以色列的生存與福祉所作出的貢獻和犧牲。所有美國人都在想著以色列和它的前領導人。” -沙龍生平 1928年2月26日,沙龍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維夫北部的馬拉勒村的一個俄羅斯猶太移民家庭。 1947年起,沙龍開始擔任以色列國防軍前身、猶太人地下武裝組織“哈加納”的教官,從此開始軍人生涯。 1948年,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擔任步兵連長,在1948年耶路撒冷突圍戰中嚴重負傷,一只眼睛幾乎失明。 1953年,為報復巴勒斯坦游擊隊襲擊,沙龍率領特種部隊“101部隊”襲擊約旦,造成69名平民死亡。 1956年,沙龍指揮軍隊在西奈半島米特拉山口與埃及軍隊展開戰斗,被指責為發動了不必要和無計劃的戰斗。 1967年,沙龍參加第三次中東戰爭,率領裝甲師參加奪取戈蘭高地、占領約旦河西岸和西奈半島的多場戰役,立下赫赫戰功。 1971年,沙龍負責鎮壓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帶的武裝,打死100多名武裝人員,逮捕幾百人,使巴勒斯坦人的襲擊從當年6月的34起下降到12月的1起。 1973年,在當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沙龍指揮坦克部隊跨過蘇伊士運河,攻入埃及境內,將埃及第三陸軍攔腰截斷,扭轉了戰局。在戰斗中,他頭部中彈負傷。當年12月,沙龍當選為以色列議員。 1974年12月,沙龍辭去議員職務,并退出利庫德集團,出任以色列預備役部隊司令,半年后又被以色列前總理拉賓任命為其高級安全顧問。 1977年,沙龍再次當選議員,并加入利庫德集團,出任農業部長至1981年。 1981年8月,沙龍出任國防部長。 1983年3月,因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的牽連,被迫辭去國防部長一職。 1984年起至1999年,沙龍歷任工商部長、住房部長、國家基礎設施部長、外交部長等職,1999年9月出任利庫德集團主席。 2000年9月28日,沙龍闖進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宣揚以色列對其擁有主權,引發了巴以之間持續多年的大規模沖突,導致當時的以色列總理巴拉克辭職。 2001年2月6日,沙龍戰勝巴拉克,當選為以色列第29任總理。 2002年11月9日,沙龍連任利庫德集團主席。 2003年1月28日,沙龍在被迫提前舉行的大選中獲勝,當選第30任總理。 2004年3月22日,沙龍下令炸死巴勒斯坦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 2005年2月8日,他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握手言和,宣布停火。 2005年8月17日,沙龍下令開始從加沙和西岸部分地區撤軍。 2005年11月,沙龍退出利庫德集團,創建“前進黨”。 2005年12月18日,沙龍中風住院。 2006年1月4日,沙龍突發腦溢血,再次住院。 2014年1月11日,沙龍因病逝世,享年85歲。 |
關鍵詞:沙龍,去世,以色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