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2013年中國氣候
剛剛過去的2013年,我國總體氣候和全球變暖趨勢是否一致?近年降水“北多南少”的局面是否持續?霧霾天氣到底有多嚴重?中國氣象局14日發布的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對此給出了明確答案。 2013年全國氣溫總體偏高為1961年來第四暖年 世界氣象組織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是有現代記錄以來第十個最暖年份。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中國的升溫幅度也“毫不遜色”。特別是盛夏席卷南方的那場高溫熱浪,刷新了許多城市的極端高溫紀錄。 根據《中國氣候公報》,2013年全國平均氣溫10.2攝氏度,較常年偏高0.6攝氏度,為1961年以來第四暖年。在全國六大區域中,除東北地區氣溫偏低0.3攝氏度外,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華南和西南地區溫度均偏高。 國家氣候中心副總工程師張培群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高溫事件也在不斷增加,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影響極端事件的要素出現明顯異常,二是不同要素的組合出現異常。他同時表示,全球變暖也不排除局地出現低溫極寒天氣。 降水再現“北多南少”格局雨帶北移趨勢明顯 2013年夏天我國一度出現“南旱北澇”的局面,南方各地遭受高溫炙烤的同時,東北等地卻經歷著洪澇災害。根據公報,2013年全國降水總體呈“北多南少”格局,東北大部、華北西部和東南部較常年偏多20%至50%,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介紹,自2009年以來,北方降水已連續4年偏多,主要原因是影響夏季降雨量的重要因素——由海洋吹向大陸的夏季風自2009年起逐漸加強,有利于將更多的太平洋水汽帶到北方,降雨帶也隨之北移。 專家同時指出,這里的“北多南少”指的是南北方與常年相比的降水趨勢,而不是降水的絕對值。從全年總降水量看,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多在1000至2000毫米,遠高于東北、華北大部、黃淮、江淮等地的500至1000毫米。 霧天與霾天“此消彼長”霾天創52年來最多 霧本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但一旦與大氣中的污染物相結合,就可能轉換為危害較大的霾。 公報顯示,2013年我國霧天和霾天呈現“此消彼長”的格局。中東部地區平均霧日數為16天,較常年偏少8天,創52年來(1961年以來)最少;與此同時,平均霾日數為36天,較常年偏多27天,創52年來最多。其中,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的部分地區霾日數超過100天。宋連春介紹,霧霾天氣多發也有一定的氣象原因。從1961年到2013年的觀測數據看,全國降水日數和平均風速這兩個有利于清除和驅散霧霾的指標皆呈減小趨勢,而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靜風(微風)日數則出現明顯增加趨勢。 |
關鍵詞:氣候,霧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