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快另一方面怕消費不起 4G到底貴不貴?
付亮表示,4G時代,移動互聯網要做好接納“富媒體”的準備,未來,各種應用都在“長胖”(文件越來越大,需要的傳輸資源不斷增加),不過,視頻并不是一個好應用。雖然運營商很喜歡視頻,但對用戶來說,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視頻的消費成本實在太高了。未來,對于高耗流量的電影、電視劇等“長視頻”,運營商有可能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出按內容計費,而不是按流量收費的全新商業模式。這一做法,其實在3G時代就有企業嘗試。2012年,中國聯通就與土豆、PPTV和搜狐視頻三家視頻網站推出過合作產品,用戶購買其中任何一家網站的視頻套餐包,就可以在手機上無限制觀看這家網站的內容。其間消耗的流量大多數由視頻網站“買單”,而視頻網站則通過向用戶推送廣告回收成本。 一首歌曲標準品質3M左右,無損品質20M;一部90分鐘的MP4格式的普通影片(多存儲于手機、PAD等終端上)在800M左右,90分鐘MKV格式高清影片1.5G左右;90分鐘1080P的影片3G左右。 國內三大運營商中首個開通TD-LTE 4G服務的中國移動,日前正式發布了全國性的4G套餐“4G飛享”。套餐最低138元起,4G上網流量套餐最低50元起。具體來說,“飛享套餐”一共分為三檔:每月消費138元,包含600M國內流量和500分鐘國內主叫通話;每月消費238元,包含1G國內流量和1000分鐘國內主叫通話;每月消費338元,包含2G國內流量和2000分鐘國內主叫通話;套餐外資費為0.29元/M。與此同時,4G上網流量套餐分以下幾檔,依次為500M/40元、600M/50元、1G/70元、2G/100元、3G/130元、5G/180元。 鏈接他們怎樣用4G 韓國:買流量,送話費 韓國運營商的4G定價與其3G定價基本持平,但4G合約全部都有數據流量使用限制,一改3G合約不限數據流量的做法。 隨著用戶數據消費的不斷增長,韓國運營商于2013年4月前后相繼推出了不限量語音呼叫套餐。此舉看似冒險,但對運營商也不無可取之處。首先,以數據消費為主的用戶普遍青睞OTT通話應用,本身話音通話量就不斷減少;其次,運營商可借此調整資費結構,適當提高數據業務套餐價格,這可彌補部分話音收入損失。以LGU+為例,推出不限量免費語音套餐后,該公司反而巧妙地提高了套餐價格。統計顯示,韓國多數人目前使用的是包含2GB流量的套餐,月收費約5萬韓元(約280元人民幣)。但LG推出的8款套餐中只有兩款價格低于這一水平。為減少用戶的抵觸情緒,韓國運營商還在套餐中加入了更多個性化元素,如允許用戶自行選擇包月數據量、下載速率等。 美國:數據流量“無用武之地” 美國于2009年開始啟用4G網絡,4G網絡已經覆蓋了美國本土97%的人口。網速方面,平均下載速度為10-20MB。資費套餐方面,雖然各個運營商的套餐資費各不相同,但以平均每人每月50美元的價格擁有不限量語音、短信以及足量的流量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以T-Mobile為例,其推出了“簡單選擇”(Simple Choice)計劃,每個月50美元的費用包括不限流量的電話和短信服務,以及500MB的LTE流量。 與中國不同,美國電信市場發展比較成熟超前,其表現之一就是Wi-Fi覆蓋較為完備。目前Wi-Fi已經成為美國各個城市公共場所的標配,不論是咖啡廳、飯館還是各個公司以及公園機場,基本上能想到的地方,大部分都有Wi-Fi覆蓋,并且普通用戶家中由于擁有多個終端也往往配備了Wi-Fi網絡,因此這就將4G的使用范圍縮小到了從一個場所到另一個場所的路途中。大多數用戶表示,由于一般只有在路途中才會用到4G網絡,因此4G應用一般均以導航、瀏覽網頁、登錄社交網站等輕量級的應用為主,動輒幾G的月流量幾乎無從消耗。 |
關鍵詞:4G,流量,上網套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