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中國引發學者激辯
“振作起來吧亞洲!這一周可有的忙了”,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9日以此為題說,本周,亞洲國家將進入“央行時刻”,韓國、日本、菲律賓和泰國的中央銀行都將舉行重要會議,中國周一公布備受關注的GDP數據,為這忙碌的一周定了調。
而2013年經濟數據給中國經濟大勢定下的又是怎樣的基調呢?
BBC20日提到中國經濟令人憂心的一面。文章說,過去許多年,政府主導的投資熱潮是中國經濟得以高速增長的關鍵因素,中國的銀行在此過程中放出大量貸款,但現在許多人擔心這些貸款成為壞賬,并進而擔心中國金融系統因此遭重創。此外,“影子銀行”也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風險。法新社說,截至去年6月,中國地方政府所借債務已達17.9萬億人民幣。
路透社稱,中國經濟在2013年的降溫標志著中國轉入“非高速增長期”,未來恐將出現更多令人清醒的時刻。分析家們認為,隨著中國努力提升國內消費,同時降低對政府投資和出口的依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14年的表現有可能進一步降溫。美國CNN的預測似乎更悲觀:中國經濟改革應將重點目標放在國有企業和財政政策上,如果成功,下一個十年將保持6%至7%的經濟增長。但中國目前公布的經濟政策依然太模糊,信用增長、地方債務等問題未來都可能為中國經濟招致災難。
“中國經濟少了一個神奇的數字,但并沒有帶來失望,隨著改革深入,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發動機”。20日,德國《商報》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明顯樂觀。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網站的文章則稱,“任何對中國經濟的預測都是徒勞游戲,可我們卻樂此不疲”,過去多年,許多經濟學家總愛預測中國經濟危機,有人預言中國經濟崩潰,有人說中國未來十年平均經濟增速只有3%,可中國這兩年的表現讓這些預測看上去非常古怪,文章向這些經濟學家問道,在你們不得不放棄學者頭銜之前,到底還要犯多少錯呢?文章說,中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并不比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高多少,一些經合國家脆弱的政府也缺乏北京那樣為國家帶來變革的能力,并且中國已證明擁有巨大的調整適應能力。
“盡管遇到了困難的經濟條件,但中國2013年GDP增長率仍超過官方最初設定的目標,那些中國熊派看來又得退回洞里貓一年了。”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20日說。文章稱,自2012年以來,已經高速增長30年的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中國顯然正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到較慢但可持續增長的軌道上來。中國經濟能穩定在7%或者更低的水平嗎?從國際經驗上看,日韓等國在數十年高速增長過后,GDP增長率通常會被攔腰斬斷,但與日韓相比,當今中國仍是欠發達國家,雖然廣東等部分省份GDP超過1萬億美元,但西部地區仍然落后,這種地區發展不平衡決定了中國未來GDP增速很可能穩定在比日韓更快的增長率水平上。文章稱,中國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是,北京最優先的政策重點—就業狀況—仍維持在較好狀態,企業對熟練技工和工程師的需求迅速增加,許多雇主很費力氣才能招到人。文章稱,中國在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前會經歷一段時間,但初步跡象顯示,GDP增幅7%有可能成為中國一個新常態。
2014,更好還是更壞?
美國CNBC說,在中國公布2013年GDP數據后,一個問題引發了經濟學家的分裂,那就是中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文章稱,經濟學家分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派認為中國2014年GDP增長率會向著7%繼續下跌,另一派認為中國經濟會反彈,最終增幅超越8%。前者的理由是隨著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形勢回暖,全球經濟向好,對中國產品的外部需求提升,出口上升將促進中國經濟上行。后者則認為人民幣升值會抵消出口需求上升的效果,再加上地方債務威脅,中國今年GDP增幅恐怕只有7.2%。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近來召開的北京等省市兩會上,中國諸多省份調低了2014年GDP增長目標。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利剛20日對《環球時報》說,對中國經濟來說,GDP增長7.7%已是不錯成績,對那些緊盯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來說,這消息雖算不上是令人心醉的酒心巧克力,也能算令人安心的奶糖。中國經濟已跳了多年節奏感強動作頻率快的探戈,現在試圖跳一曲優雅的華爾茲,會更有利于發展。今日中國經濟總量約為9.2萬億美元,即使增長7%,新增部分也相當于印尼一年的GDP總額。
劉利剛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讓一只體量如此大的大象不停跳探戈,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