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面對春節空城:1次買7天菜 早點成難題
“回家過年”,是辛勞工作了一年的中國人的共同愿望。尤其是那些背井離鄉、遠離父母子女的外地務工人員。當這些游子們都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他們平日里為之奮斗的城市立刻開始上演一年一度的大戲——“空城計”。 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14.8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有802.7萬人。當這數百萬人同時離開,北京城是個什么樣子呢?中國經濟網記者帶您一起感受下留守的北京市民有什么不一樣的生活。 一次買夠七天吃的菜 大年二十九一大早,75歲的李大媽一早就拉著小車到小區里的便民菜店采購了,別看只是不到早上8點,不大的菜店里已經有5、6位大爺大媽在買菜了。李大媽一邊挑菜一邊說:“平時我都是當天吃的菜當天買,圖個新鮮,但今天是這菜店年前最后一天開門了,得把過年幾天的菜買夠才行,不然就得坐車到3站地外的菜市場或者大超市里去買了,我腿腳又不好,跑那么遠買菜實在是不方便。”土豆、蘿卜、芹菜、洋蔥、卷心菜、蒜苗……說話這會兒功夫,李大媽已經把小車裝得滿滿當當的,這才滿意的拉著小車回家了。 吃早點成難題 大年初一,在某國企上班的小金和往年一樣,在外地同事紛紛回家過年的時候擔起了“春節值班”這個重擔。與小金一起值班的還有4個同事,他們五個人要從早上9點一直工作到下午5點。對小金和他的同事來說,春節值班最痛苦的不是別人休息自己上班,而是“買不到早點”這個難題。若是平時的日子里,小金坐地鐵到單位,在地鐵口買好他愛吃的雞蛋灌餅和豆漿,拿到辦公室“吃飽喝足”了才開始一天的工作。而現在,單位周圍的早點攤都不出攤兒了,小金為了自己和另外4個同事有早點吃,特意早到了半個小時,打了個出租車,在單位附近尋找還在營業的早點攤。最終在司機師傅的指點下,小金在距離單位將近2站地遠的一個小區里買到了早點。 小時工回家家務活太累 每到春節,閆阿姨就犯愁,因為小時工小蔡年年春節都回老家過年,而這時候也正是閆阿姨一年里最忙碌的日子。一邊要招待每天來串門的親戚,一邊又要照顧老人,再加上每天固定的家務活,閆阿姨只用四個字來形容她的春節:苦中做樂。明年即將退休的閆阿姨,家里有個88歲的婆婆,婆婆身體不好,生活上很多事情不能自理,兒子和兒媳又不住在一起,幫不上忙。平日里都是小時工小蔡幫著閆阿姨做家務,每天工作時間長短不一,有時候用輪椅推著老人去附近公園曬曬太陽,或者大掃除一番,工作時間就會稍長;也有的時候只是掃地拖地、買菜做飯,一兩個小時就收工。有了小蔡這個幫手,閆阿姨也每天樂得清閑。閆阿姨私下感慨:兒媳婦雖然可以幫著干些家務,但還是不如小蔡順手,她現在只希望春節假期趕緊結束,小蔡快點回來,她也能夠歇一歇了。 吃飯排隊上菜龜速 今年剛剛參加工作的小徐,趁著春節假期,約了三五好友一起出來聚聚。待到約好的飯館一看,小徐頓時傻了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飯館平時總會有幾張空桌,今天竟然人滿為患,而且門口還坐了大批的“排號”軍團。早到的朋友問小徐,為什么選了個這么人多的飯館,還沒等小徐回答,旁邊等位的一位大叔搶答道:“平時哪有這么多人,這不是因為附近的飯館都關門了么,所以大家都來這里了。” 更讓小徐和朋友們不滿的是,等位子等了將近一個小時,等菜上齊又是一個多小時的過去了,基本上是上一個菜空一個菜,服務員解釋說“有幾個廚子回家了,人手不足”。一頓飯吃下來足足用了3個多小時。小徐和朋友們紛紛感慨:這頓飯吃得真累! 出行一路暢通 別看過年有這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有一點是讓北京市民最開心的,那就是“路上不堵了,公交有座了”。家住大興的楊女士,每天出門班都要乘坐地鐵4號線,大年三十晚上,她從父母家回來,禁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曬”了一張4號線照片,能看到兩節地鐵車廂里只有5名乘客,照片里空蕩蕩的車廂,難以想象平時每天上下班乘客被“擠成照片”的樣子。 開了12年出租車的的哥張師傅對北京的路況最有發言權,中國經濟網記者乘坐張師傅的車從左安門到北京西站,一路上車速都很快。 “這路上的車從年二十九才開始少了,要放平時這二環三環哪跑的起來啊!”張師傅邊開車邊跟記者聊,“以前北京的馬路也就上下班高峰堵,你看看這兩年,路上越來越堵了,二環三環連周末都走不動。”半個小時,張師傅就載著記者到了北京西站,臨下車張師傅還不忘幽默一把:“這就段路,要放平常日子,怎么也得1個半小時,你就看著計價器使勁蹦字干著急吧。” |
關鍵詞:空城,春節,外來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