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中國期待更為健康的城鎮化
公安部發布戶籍改革路線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上報國務院、多個城市出招遏制“肥胖癥”……自2013年底中共中央召開改革開放后首個城鎮化工作會議以來,中國各方圍繞著“新型城鎮化”的工作明顯提速。 作為解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核心要素,城鎮化的推進牽一發而動全身、是全面深化改革“開局年”的一大看點。民眾期盼在即將拉開帷幕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和委員能獻計獻策,助力城鎮化以人為核心更為健康的推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人口從1978年的1.7億到2012年的7.1億,城鎮化率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與此同時,大城市高企的房價、難解的擁堵以及不均等的公共服務也彰顯出中國城鎮化已積累了大量突出矛盾和問題。 農民工無法真正融入城市是城鎮化最為重要的瓶頸之一。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2.6%。但如果把沒有戶籍、未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那一部分人口“劃出”,中國的城鎮化率僅為35%。 十余個百分點的“缺口”所對應的是1.26億“寄居”在城市的農民工。他們其中的許多人都面臨向前難以融入城市,向后無法重新務農的尷尬局面。 如果這一問題持續存在,中國將面臨重蹈巴西在城鎮化過程中出現大規模貧民窟覆轍的風險。與此同時,在后顧之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這一部分“城鎮化”人口也不可能成為和城市居民對等的消費者,采用一樣的消費模式,從而無法為中國經濟升級提供應有紅利。 有基于此,中國官方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明確將“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公安部在會后不久便披露了中國戶籍改革路線圖: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為戶口遷移基本條件、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的新型戶籍制度。 不過,上述路線圖的實現并非易事。戶籍改革的本質是附著于戶籍之上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其推進的前提是城市必須能夠承擔劇增的公共開支壓力。而目前許多地方政府都面臨債務挑戰。 國家審計署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國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逾10萬億元人民幣。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度將防控債務風險單列為來年的工作任務。 雖然官方在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健全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等緩解地方政府在城鎮化過程中財政壓力的舉措,但要從根本杜絕中國出現“底特律”的可能,其核心要義在于合理控制人口規模使之能夠與城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 然而,這一要求的實現并不以城市管理者的意愿而轉移。數據顯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在2013年已突破2114萬人,超過2020年1800萬人左右的控制目標;上海市常住人口截至2012年底達到2380萬,超過2020年1850萬的預測值;杭州市常住人口2012年底即超過880萬,超過2020年規劃值。 人口的暴增讓空氣污染、交通擁堵、房價高企等城市病在上述城市愈演愈烈。為避免這種情況蔓延開來,官方在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不是每個城鎮都要長成巨人”,而要在中西部和東北有條件的地區,逐步發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2014年伊始,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地開始紛紛出招嚴控人口規模,通過啟動產業轉移外遷、建設城市副中心等方式來控制外來人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大城市控制人口還是建立城市群,均不是城鎮化更為均衡發展的充分條件。人們之所以愿意涌入為城市病所困的大城市,其背后看不見的推手是大城市獨有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以及更好的發展愿景。 今年兩會,人們期待代表、委員對未來“人往哪兒去”這一問題作出更為合理的解答,除了行政手段的調控,更為關鍵的是讓各個城市在城鎮化過程中能夠更為平等的獲取資源,從而推動中國人口更為合理的分布。(完) |
關鍵詞:兩會,城鎮化,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