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位老師扎堆捐獻造血干細胞 素不相識因善結緣
省紅會給姚強送來了榮譽證書 素不相識卻湊巧一起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善,讓他們相遇。記者許俊文攝影 從來不曾相識,來自不同地方,擔任不同科目 □記者蔡君彥 文 許俊文 攝影 閱讀提示|“感覺怎么樣?我們來看看你。”昨天上午10時,來自商丘七中的語文老師王飛和來自滎陽三中的生物老師王磊——兩位特殊的老師朋友特意趕到河南省人民醫院采集室,看望正在捐髓的信陽市浉河區雙井鄉中心學校姚強老師。 原本素不相識的三位老師,但因都是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在行善的路上越聊越近,親如兄弟。昨天,三位老師笑著把手緊緊握在一起,齊聲喊:“加油!”相互鼓勁。中午12點半,采集結束后,姚強成為我國第3997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王磊、王飛兩位老師也將在本月的26日、28日,先后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 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說:“三位老師湊巧扎堆一起捐獻造血干細胞,在我省還是首次。他們相互間給予力量、支持,也讓我們感動。” 愛心 盼了五年,姚老師終盼來捐獻機會 早上6點多,打最后一針動員劑,上午8點半開始采集,昨天,姚強在省人民醫院迎來生命中特別有意義的時段——約四個小時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在浙江杭州一家醫院,一位31歲的男性患者,正等待他捐獻的“生命種子”重燃希望。 “能力所能及地幫助人,很榮幸。”聊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姚強難掩激動,2009年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至今,他一直盼著,能有機會通過這種方式挽救生命。 5年之后,機會終于來了。 去年10月,姚強接到通知說他與浙江一名患者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相合,這位平日在講臺上教書育人的老師,爽快答應捐獻,并積極按照醫生的建議,多鍛煉,注意飲食。隨后,經過系列檢查,他完全符合造血干細胞捐獻條件。 姚強是浉河區雙井鄉中心學校的副校長、政治課老師,是大家公認的熱心人。采集過程中,姚強的手機不斷響起,陪同前來的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幫忙接聽后說,“好多人打電話,發短信,祝采集順利!” 昨天中午12點半,采集結束后,姚強捐獻的“生命種子”在志愿者護送下,搭上飛往杭州的航班,于下午5時順利抵達,晚上7時許輸入患者體內。至此,姚強成為信陽市第10例、我省第404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送來的榮譽證書顯示,他也是我國第3997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 “你要加油喲!”雖然不知道受捐者是誰,姚強衷心祝愿對方早日康復。 結緣 三個老師,有緣相識讓他們親如兄弟 前天晚上,三位老師通過省紅會工作人員張羅的飯局第一次見面。據記者了解,32歲的姚強,35歲的王飛,41歲的王磊,分別在信陽市浉河區雙井鄉中心學校、商丘七中、滎陽三中任教,所教科目也不同。 王磊、王飛將在本月的26日、28日,先后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分別為南京一位男性患者和杭州一位女性患者,捐出“生命種子”。 “這就是采集到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聽醫護人員現場講解,看著姚強臉上的笑容,即將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兩位王老師坦言收獲很大。 “感覺怎么樣?我們來看看你。”昨天上午10時許,商丘的王飛老師,和來自滎陽的王磊老師一起趕到采集室看望姚強。三位在行善路上偶遇的老師,笑著把手緊緊握在一起,齊喊“加油!”相互鼓勁兒。 原本素不相識的老師,都是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如今,又都通過捐獻“生命種子”救人,如此緣分,讓王磊、王飛和姚強覺得很難得,越聊越近,親如兄弟。“三位老師湊到一起捐獻造血干細胞,在我省還是首次。”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文梅英說,此前的403例捐獻者中,最多的是醫務工作者,有70多名,其中教師有不到20名。這三位老師,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善舉有緣結識,相談甚歡,都很開心。“他們相互間給予力量,支持,也讓我們感動。” 心愿 三尺講臺,想在學生心中播下愛的種子 三位中學老師捐獻造血干細胞后,他們的最大心愿是什么?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信陽市浉河區雙井鄉中心學校姚強老師:這次捐獻,最先受影響的是妻子,妻子也表示要加入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隊伍,影響更多的將是學校的學生。他說,自己所在的中學有400多名學生,還下轄幾所小學,“回去后,我想在學校的升旗儀式上,把親身經歷講給學生們聽,普及知識,也讓大家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 滎陽三中生物老師王磊:教科書上有關于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課外閱讀,之前沒有重點講解,這次參加捐獻之后,整個過程、原理都非常清楚了,打算以后把這方面內容作為重點知識,給同學們講解。“我想了一句比較流行的話,造血干細胞比較‘宅’,不容易出來,引出造血干細胞,如‘種子’,輸入患者體內后,能自動尋找骨髓,在那兒安家落戶。”他相信,親身經歷后,認識更深入,給學生們講起來也會更生動。 商丘七中的語文老師王飛:在來鄭州前,恰逢學校2月21日下午的開學典禮,捎帶著為他舉行歡送會,該校千余名師生參加。當時,就有學生表示,等自己長大了,也要像王老師一樣,成為奉獻愛心、救人于危難的志愿者。昨天晚上,王飛激動地對大河報記者說,“回去后,我最想對同學們說,每個人的愛心加勇氣,就能為他人點亮生命之燈,這是人間大愛,我想召開主題班會,跟大家分享這次捐獻的感受,也讓愛的種子,在學生們的心里生根、發芽。” |
關鍵詞:造血干細胞,捐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