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即將發布 中西部將成城鎮化“主戰場”
一個現象 城鎮化推進存在3大誤區: 房地產化去農村化貪大求洋 一方面是房價居高不下、“地王”仍在出現、大批農民工望城興嘆,被高房價阻擋在“貴城”的路上;另一方面卻是盲目鋪攤子、建新城,造成樓盤空置、一些新城淪為空空蕩蕩、人跡罕見的“鬼城”。 “貴城”住不起、“鬼城”無人住,已成為近年來城鎮化進程的一道難題。來京參加兩會的一些代表委員指出,“冰火兩重天”的樓市怪象背后,不僅是簡單的供求關系失衡,更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陷入的誤區。必須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進“人的城鎮化”,讓每一位居民真正從城鎮化中獲益。 誤區一:將城鎮化片面地理解為“房地產化”。全國政協委員王召明認為,城鎮化要求放開中小城市戶籍,吸引更多的農民進城,但并不能理解為片面地通過房地產開發拓展城市空間。 “有的地方僅僅是改村為鎮,農民雖然住進了樓房,但就業崗位卻嚴重缺乏,生活水平也沒有相應提高。”王召明說,城鎮化最終需要產業的依托,樓建起來了,沒有產業和就業崗位的支撐,必然會出現“鬼城”和空城。 誤區二:將城鎮化等于“去農村化”。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0.79%資金研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國軍認為,教育、醫療等基本的民生資源向大城市和發達地區集中。一些地方不斷蠶食農用地造城。朱國軍說,當城鎮化變異為片面去農村化時,還怎么指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誤區三:盲目鋪攤子“貪大求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教授朝克告訴記者,一些西部小城鎮本來十分“精干”,幾年不去就密密麻麻地蓋起了成片的樓房,“什么都求大,大體育館、大廣場、大花園,配套設施齊全,政績是上去了,但建成之后人影都沒一個。” 兩會觀點 “人的城鎮化”咋推進?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副校長賴明勇認為,“以人為核心”是新型城鎮化的根本,必須打破現行的種種“桎梏”,解決穩定就業和穩定居住兩大問題,只有從產業、公共服務、住房、醫療、教育以及心理歸屬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解決農民變市民問題。 針對“鬼城”與“貴城”并存的現象,張天任代表認為,破除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與片面追求GDP的誤區才是治本之策。張天任說,包括不動產登記、房產稅等,均有利于緩解房價高漲和空置率過高的問題。 “科學的規劃與頂層設計也十分重要。”朱國軍說,遏制“造城運動”,除了進一步深化財稅制度改革,破除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之外,更需要有科學規劃,未來的城鎮化必須更加注重頂層設計,增強城市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對人口集聚的支撐作用,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個例子 拒“千城一面”貴州繪就特色城鎮新貌 貴州在新一輪城鎮規劃中拒絕“千城一面”,充分利用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發揮有山有水的優勢,鋪開了一張融民族特色、山水、田園、鄉村、都市為一體的城鎮建設藍圖。 近年來,貴州一邊開展小城鎮建設,一邊加大對傳統村落的保護、開發利用力度,據貴州省住建廳統計,目前貴州50戶以上的自然村落保留有近6萬個,其中有292個村落進入全國傳統村落名錄,列入名錄總數位居全國第二。貴州省在城鎮建設上要求,正確處理好“傳承”與“弘揚”、“拆舊”與“建新”的關系,千萬不能拆掉老房子,去建仿古建筑,對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村落、古街道、古建筑,盡量采取修舊如舊方式保留原貌。貴州省提出,要深入挖掘和提煉地方文化元素,形成獨特的建筑符號、文化符號,實現地方風貌與小城鎮建設的“天人合一”,彰顯示范小城鎮的可識別性和可閱讀性。 |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中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