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何必東南飛 京津冀一體化大有可為
圖為未來科技城沙盤。 北京服務業很發達,河北有豐富的資源,天津制造業的基礎較好,產業發展的互補性很強。然而,與珠三角、長三角的區域一體化相比,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仍然較為緩慢。關注京津冀一體化的學者、網友表示,期待看到一個具有同等區域一體化地位的京津冀。 擇產業協作棄同質化競爭 京津冀地區的協調發展、合作傳統,最早可追溯至清朝,當時京津冀地區其實是一個地區。 作為區域經濟的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教授分析認為,北京和天津這兩個大的城市和周邊河北省的發展水平差距比較大,這樣能夠互相協作的東西相對比較少。 孫久文進一步分析說:“河北省制造業發展相對不足,上海周邊,蘇州、無錫、鎮江、嘉應等很多城市現代制造業很發達,這樣周邊與上海市形成對接就比較容易。北京周邊的地方,很少有制造業很發達的地方。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基本以研發為主體,它需要河北省能夠在產業化基地上與中關村形成配合,但恰恰河北省本身又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這樣相互之間產業上的合作就存在一定的矛盾。”這也從另一方面解釋了,為什么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關村就開始出現“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直到今天,需要產業發展空間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很多落戶到蘇州、無錫,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很多城市,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生產能力比較強,現代制造業發展的環境很好。 記者了解到,京津冀區域呈現產業異構和轉移兩種趨勢。一方面,產業異構明顯,但未能建立緊密的內在聯系。北京經濟服務化、高端化趨勢明顯,生產性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和文化創意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的49.5%、7.7%和12.6%;天津加強高端化、高新化產業,航空航天、石化、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國防科技、紡織等八大優勢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0%以上。河北優勢產業中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傳統產業居多,鋼鐵、裝備制造、石化、醫藥、建材、食品、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1.8%。但產業異構未能依托企業建立緊密的產業鏈聯系,從而形成各自為政、相對獨立的產業分工體系。 另一方面,京津出現了產業轉移趨勢。產業轉移也是優勢資源輻射,帶動產業升級的過程。近年來,京津冀區域制造業在全國的市場份額下降,表明京津產業正在逐步轉移。“十一五”期間,30個主要制造業行業中,京津轉移而河北有效承接的僅有11個行業,且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行業;有14個行業京津比重下降的同時河北也在下降,表明河北未能發揮區位優勢,有效承接這些轉移的行業,更未能利用京津市場、信息、技術和資源優勢,獲取自身發展資源,帶動發展模式轉型。 有關專家認為,如果三地不能形成資源整合、產業協作的整體競爭優勢,還會走入同質化競爭的局面。 科技高端輻射打破行政區劃 按照規劃,未來十年內,天津未來科技城將成為引領科技創新的產業研發平臺。僅目前已經落戶的70個項目,預計全部投產后的年產值就將達到1500億元,企業投入與產出比將達到1:10。 記者從天津市合作交流辦了解到,2014年,天津將積極承接部分首都疏解功能,搞好京津合作示范區未來科技城、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等大型合作項目建設。吸引首都企業來津設立大學城、醫療機構、科研基地、金融創新試驗區等項目,使之成為承接首都功能轉移的先行區、示范區和帶動區。同時,支持有實力的天津企業到周邊地區和腹地省市設立分支機構和生產基地,推進產業梯度轉移。 其中的關鍵詞當屬科技,由科技生發出的動力將使得京津冀三地找準定位,抱團發力。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汝芳教授提出,在京津冀區域發展戰略中,要發揮中關村溢出效應促區域科技合作,京津冀合作的發展定位應是:建立國家的創新基礎、重點發展戰略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和現代農業示范。 無疑,中關村正是那只“孔雀”,家門口就有良木又何必南飛而棲? 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中,天津已經率先邁出步伐。天津市已在寧河未來科技城拓展區與北京共同規劃建設了產業合作平臺,在京津交通沿線和交界地區如武清、寶坻等預留了合作發展的空間。如能疊加京津冀的優勢,將有利于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發展,形成基礎研發主體在北京、成果轉化和高端制造重點布局在天津的格局。 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里,天津未來科技城已經和10家國際一流研發機構、50家央企研發中心達成落戶協議。個人高性能計算機、大功率家用風力發電機、私家車電池等千余家高科技企業均已實現量產。 記者了解到,天津未來科技城由規劃面積30.5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和40平方公里的拓展區組成。按照規劃,未來十年內,天津未來科技城將成為引領科技創新的產業研發平臺。目前,天津未來科技城不僅擁有國家新藥安全評價中心、中海油力神新能源研究院、航天五院超大型航天器研發中心等諸多國家級中央企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發轉化機構,而且還吸引到賽象科技、力神電池、天地偉業、協和干細胞等“民”字號行業領軍企業的高端研發產業化基地在此聚集。行業類別已涵蓋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先進裝備制造等多個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僅目前已經落戶的70個項目,預計全部投產后的年產值就將達到1500億元,企業投入與產出比將達到1:10。 此外,去年年底,中國“硅谷”中關村與天津寶坻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包括39個“京鳳凰”項目在內的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寶坻,協議總投資額326億元。項目單體投資規模都在1億元以上,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軟件與集成電路、電子商務等多個前沿領域,涵蓋三次產業,大部分為行業內領軍企業,代表高端高質高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北京占全部項目總投資額的83%。 與此同時,天津武清區搭建京濱工業園、京津科技谷、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京津科技創新園和北斗新興戰略產業園等合作發展平臺,為高新技術轉化、高端項目入駐提供發展空間。通過加強與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合作,京津共同在天津武清區建設“中國云”物聯網/云計算國家產業園項目、“京津云城”智慧城市項目,支持打造武清京津產業新城。 地區之間打破了固化的行政區域界限,通過資源優勢互補,產業錯位發展,設施共享和市場共建等,謀求各具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目標都在于發揮各自優勢,抓住機遇,促進共同協調發展。 金融海洋領域亦有文章可作 天津還提出要探索京津冀金融一體化綜合試驗,建設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京津冀創新共同體,構筑京津科技新干線和高新技術產業帶。 記者了解到,金融方面,京津兩市已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創新合作、要素市場領域合作、信用體系建設、信息和人才交流、監管合作與交流等六個方面達成共識。研究起草《京津冀金融一體化綜合改革實驗區籌建工作安排(草案)》。天津市金融辦與中信建投證券公司、國海證券公司、安會計師事務所、北京首創創業投資公司等多家來自北京的中介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津兩地產權交易所已在兩地相互開展業務,跨地區發展。 同時,津冀還可發揮臨海的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共同建設海洋經濟科學發展試驗區。在港口口岸合作方面,津冀兩地合作建設無水港項目總數達到5個。其中,邢臺無水港2013年實現開港運營,完成3393標準箱;石家莊無水港運營保持穩定增長,完成41473標準箱,同比增長4.9%;保定無水港功能建設進一步完善,有望在2014年開港運營。 而津冀之間,天津股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天交所)積極為河北省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截至2013年底,在天交所掛牌的河北企業已經達到77家,累計融資23.9億元。河北長城汽車與天津濱海農商銀行合資設立汽車金融公司。 |
關鍵詞:京津冀,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