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門”外遷? 一些市場主體正在河北等選址
北京“動批”遷至河北已無懸念。承擔北京農副產品供應的“新發地”和長江以北最大的服裝集散市場“大紅門”,會成為下一個“動批”嗎? “‘新發地’市場不會搬,‘大紅門’的倉儲、批發功能正在向外省疏解。”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豐臺區委書記李超鋼說。 據了解,“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位于北京豐臺區南四環外京開高速上,北京地區70%的蔬菜、80%的水果都經由“新發地”到各個市場。“由于關乎北京全市的農副產品供應,‘新發地’不會搬遷,但需要轉型升級。”李超鋼告訴記者,下一步考慮由傳統的“手手銷售”向“電子商務統一收銀”過渡,來提升功能。 而對于“大紅門”而言,功能疏解已在悄然進行。位于北京市中軸線上南三環與南四環間的豐臺區大紅門,已形成各類服裝批發市場26家,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經營商戶2萬多家,從業人員13萬人,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 “‘大紅門’市場人口集聚特征明顯,平均一名從業者會帶來4名家人,但其主要服務對象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并非首都發展必不可少的功能。舍棄一些功能,人口才會跟著產業轉移走。”李超鋼說。 據了解,“大紅門”的倉儲功能、批發功能正向外疏解,一些市場主體在東北的錦州、河北的固安、天津的武清選址并動工,通過產業轉移,向外疏解人口。然而,“大紅門”的轉移和升級并非收效明顯,市場主體動力不足是主要原因。“每平方米攤位租金每天15塊,與王府井地區大體相當,且‘一位難求’,是相當高額的經濟利益。”李超鋼說。 他認為,行政推動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必須手段,但還需從經濟規律入手,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他建議,明確區域的功能布局、區域分工和產業配套,在國家層面統籌推進產業的協同,統籌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 |
關鍵詞:動批,大紅門,外遷,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