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立場:“富強”何以居首位
【編者按】正如每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國家也不能缺少屬于自己民族并被全體社會成員所共同認同的價值觀。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貿易總量躍升全球第一的新的時代起點,與軟實力密切相關的價值觀建設被提上議事日程。去年底,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引發巨大社會關注。此前,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公民個人3個層面,用12個詞組、24個字的組合式表達方式,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準確理解才能正確踐行。從今天起,解放日報推出12位滬上名家對核心價值觀12個詞組的逐個闡釋,本期首先推出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解讀,與讀者共同分享。 “富強”何以居首位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教授陳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12個詞組,第一個詞組就是國家層面的價值取向——富強。為什么是富強?這是因為,“富”是民之本,“強”是國之基。沒有富強,就失去了討論其他一切問題的基礎。中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富強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追求富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前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人民的信念體系和精神支柱,但是,它必須建立在豐厚的物質支撐的基礎之上。一個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同和踐行的價值觀,不可能和落后、貧瘠相聯系。也就是說,唯有將富強作為價值觀的“首善”,才有可能在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的層面共同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才有可能讓它體現在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什么是富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富強”,應是民富國強的縮略或簡寫。中國現在是一個大國,但還不是強國。一旦中國成為強國,民富就是題中應有之義。民富國強的邏輯,是且只能是,民富才能國強;沒有民富的國強,需要加上引號,也不可能持續。經濟學分析也驗證了一句民間俗語“小河有水大河滿”的道理。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不僅不符合常識,而且欲為之將得不償失。 富強需要一國有較大規模的GDP和較高水平的人均GDP,并保持它們的持續增長,但富強有著遠比GDP豐富的內容,GDP和人均GDP只是其中兩個必要條件。富強更需要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效率和質量,更需要通過有效率、有質量的增長和發展,在全面增進國力的同時,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和福利。 如何實現富強?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富強夢。早年,曾有國家依憑掠奪,為它們的富強增加了并不光彩的籌碼。然而,這終不能持久。富強最終要靠一個國家的人民矢志不渝、艱苦奮斗來實現。未來,我們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獲得和釋放追求富強的新動力。新動力將來自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新動力將產生于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新動力將內生于市場經濟主體,進而推動經濟的自主增長。唯有這種自主的增長才與追求富強的進程互動,而外部刺激充其量只能穩定增長。金融危機告訴我們,過度的外部刺激將造成泡沫泛濫,投機盛行和分配扭曲,進而造成虛假繁榮,與富強漸行漸遠。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走出一條綠色、高效、可持續的追求富強的新路子,應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 |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 |